第六十三章 艱難的工業進步(一) (第3/4頁)
孤獨麥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研究小組繼續研究試驗,資源重心開始向別的地方傾斜。中間由於戰爭或各種原因,研發工作也一直斷斷續續,一直到今年年中時,玻璃研究小組仍然無法研製出合格的玻璃製品,整個小組幾乎成了一個笑話。
最後還是貿易部門救了他們,他們透過貿易伙伴從戰亂頻繁的北德意志地區花大代價蒐羅到了一些玻璃工匠,然後帶到了東岸。
這些德意志匠人們一道來便展現了他們的價值。在他們的指導下,穿越眾的研發小組成員們從海中撈取了大量的植物,曬乾後焚燒成灰,獲取了不純淨的蘇打(碳酸鈉鹽)。然後將這些蘇打與石灰石、河砂混合在一起煅燒,燒得的玻璃漿在經充分攪拌去除部分氣泡後,用吹管吹製成各種形狀的容器。至此,整個玻璃生產的流程算是結束了。
不過別急,這裡還有一項難處。那就是吹制玻璃也是一項技術活,不是說你隨便吹吹就能得到想要的形狀的。這裡面需要大量的試驗,積累足夠的經驗後才有可能吹製出合格的形狀來。這不,就連那些德意志匠人中也只有一兩個能吹製出合格的產品。
好在穿越眾們也不笨,我沒有經驗,掌握不好力度,吹制不出我想要的形狀來,但是我有偷懶的方法。他們找大魚河兵工廠用水力鍛錘壓制出了一批鐵質模具,每個模具的形狀、尺寸都是嚴格設計好的。比如化學實驗要用的玻璃量杯、試管、曲頸瓶等容器的尺寸都是需要嚴格一致的,不然的話你復原別人的實驗可能就會失敗,因為容積都不一樣。
有了這些標準化的鐵質模具,穿越眾就能夠生產出任何想要的玻璃製品,比如量杯、試管、蒸餾瓶、酒瓶等器具,大規模的化學實驗也就成為了可能。從此,化學部門終於也可以敞開來做實驗,復原部分技術了。他們之前申請經費高價訂購了一套天然水晶打製成的實驗器具(烏拉圭、巴西盛產水晶),這套器具被當做傳家寶一樣在各個小組之前流動使用著。如今玻璃窯的正式投產,總算解決了他們的窘境。
試製成功後,玻璃小組的成員們將首批產品送到了執委會和政務院的各個部門使用,美其名曰擴大影響力。
當然,他們的努力也不是沒有成效。執委會和政務院終於決定在原玻璃窯的基礎上投資興建一間正規玻璃廠——河南玻璃廠。該玻璃廠位於大魚河南岸新建的河南堡(隸屬於東方縣),該堡目前只有居民兩百多人,大部分以伐木為業,少部分務農。玻璃廠興建起來後,大約會新增數百名工人以及家屬,對當地經濟的促進作用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