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趙拒檢廳票傳實為袁幕後操縱 (第3/7頁)
尚小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赴上海對質,並以患病為由,援引《刑事訴訟法草案》,要求於所在地詢問。其函雲:
徑啟者……查暗殺宋教仁一案,前據洪述祖青島“江電”稱,“述祖非假託中央名義,不能達其目的”各節,已足證明秉鈞與本案毫無關涉。即謂程都督、應民政長宣佈證據中有秉鈞致應夔丞、洪述祖函各一件,查致應函系發給密碼電本一事,向例外省奉差人員,均得請用密電。應系長江巡緝長,故即照例發給,復恐藉此招搖,故又囑其有電直達國務院,至公無私,已可概見。其致洪函,系答洪代應催詢津貼一事。因應擔任解散青、紅兩幫,曾由程都督電請中央,每月津貼二千元,及應派員領款,經秉鈞飭查,國務院、內務部均無成案可稽,恐系大總統特允程都督電請之件,故函中有“應君領字〔子〕不甚接頭,與總統說定後方好”語。詞意顯明,無難覆按,決不能據此兩函,指為與本案有嫌疑之關係。故秉鈞實無到廳候質之理,秉鈞對於此項傳票,當然可以拒絕。惟民國立國精神,首重司法獨立,而尊重法官意思,即為維持司法獨立之道。且秉鈞於宋案固無關係,而對於發給密碼,及為請津貼兩事,亦負有解釋義務。現在秉鈞舊疾復發,曾住北京法國醫院調治,尚有診斷書可證,已於四月三十日呈明大總統,請假十五日在案,自未便赴滬。用特援引《刑事訴訟法草案》第三百零三條規定,請就秉鈞所在地詢問。相應函達貴廳轉知上海地方檢察廳知照可也。此致,京師地方檢察廳檢察長。[123]
程經世同時也呈遞“宣告理由書”,稱洪、應所為與自己無關,拒絕出庭。[124]由於趙秉鈞遲遲不到案,鄒魯等在國會提出質問書,要求趙秉鈞在三日內答覆“何以久不依法赴質”。質問書雲:
上海檢察廳長於本月六號函附傳票二紙,請北京地方檢察廳協助分別代傳關於宋案處嫌疑者之國務總理趙秉鈞、秘書程經世,按期解送到廳。乃事隔旬日,不見趙總理等到案。查《臨時約法》第五條:“中華民人,一律平等,無種族、階級、宗教之區別。”《刑法》第二條:“本律對於凡在中華民國內犯罪者,不問何人,適用之。”趙總理為中華民國人民,宋案發生又在中華民國國內。上海檢察廳既依法律票傳趙總理等,趙總理等何以久不依法赴質?謹依《臨時約法》第十九條、《國會組織法》第十四條,質問國務總理趙秉鈞,請於三日內明白答覆。[125]
上海《民權報》發表評論,批評趙秉鈞為誣陷黃興的“無賴賊”,認為“宋案中之趙秉鈞,為共同造意犯,既抗傳不到,又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