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率以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174章
李白是個失意人,李讓覺得自己也是個失意人。
而且大家都姓李,借用一首餞別詩簡直合情合理。
沒法子,李讓也想自己寫,但是憋了半天真憋不出來。
情緒又急需宣洩,正好這句舉杯消愁愁更愁應景,那就沒什麼好說的了。
抄了抄了。
但李讓沒注意到,他發完牢騷之後,大殿中的音樂便停了下來,瘋狂舞動的幾人忽然醉意盡消。
臉上同時露出了一副見鬼的表情。
李讓越想越悶,越想心裡越苦,試問一個沉浸在自己內心之中的人怎麼可能會再關注外界的環境呢?
所以李讓不僅沒注意到大殿之中主人的異樣,反而繼續拍開酒罈子暢飲起來。
“噸噸噸~”
“嗝~”
連幹三罈子美酒,李讓也終於承受不住酒意,打了個酒嗝之後便一頭栽進了盤子裡。
李讓醉過去半晌,李世民和長孫無忌等人才回過神來。
五人面面相覷,都在彼此的眼中看見了濃濃的驚訝之色。
片刻後,長孫無忌沉吟道:“詩是好詩,就是用在今日這個場合不太應景。”
李世民微微頷首表示贊同。
房玄齡和魏徵對視一眼後,急忙行動起來,一人去找紙,一人去找筆。
魏徵滿臉激動道:“房相,你念,我記。”
房玄齡點點頭:“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舉杯消愁愁更愁,抽刀斷水水更流,點睛之筆,簡直就是點睛之筆,快快快,記下來記下來......”
因為李讓的一句牢騷,君臣四人頓時動容起來。
唯有唐儉沒什麼動作,早在回程途經黃河邊時,他便已經領教過李讓的詩詞。
那句“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如今思來,依舊令他回味無窮。
所以聽見李讓口中再出佳句,他反倒不覺得奇怪。
魏徵寫好所有內容,激動的捧起紙張,大笑道:“當真是上上乘的佳作,儘管是宣洩愁緒,依舊不失豪邁之於大氣。”
魏徵剛剛開口,李世民便不動聲色的從他手上接過紙張道:“此詩雖好,卻不甚應景,玄成莫要為此多費心神。”
說完,便順手將紙遞給一旁隨侍的宮人淡淡的吩咐道:“裱起來,掛到朕的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