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率以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181章
是該回去睡覺了,翻地固然有成就感,但收糧才是重中之重。
李讓回到小樓裡,睡得格外安心。
第二天一大早,李讓便來到了張二叔家。
比他更早的是村民們,天還不亮就扛著鐮刀下了地。
這一天,整個關中平原都熱鬧了起來,一年一度的夏收,就在這麼一個普通又平凡的早晨開始了。
若是有人此刻能飛到天上,定能看見此時的關中平原上秘密慢慢的佈滿了小點,那是一堆又一堆的麥垛在田野上豎了起來。
這些麥垛,最終都會成為奠定大唐盛世的基石。
什麼是盛世,有足夠的人,還有足夠的糧食,那就是盛世。
現在大唐糧食不多,人口也不多,但...總有一天,人們能看見盛世的曙光。
李讓和兩個叔叔也沒閒著,浩浩蕩蕩的開始了他的鍊鋼大計。
張二叔負責燒火,張三叔負責將風箱拉得轟隆作響,李讓則是負責觀察和記錄。
他不指望第一爐就練出合適的鋼材,所以這實驗資料就顯得尤為重要。
投放了多少原料,出爐時需要加入多少碳粉,都需要詳細記錄。
爐子裡的木炭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消散成飛灰,陶土做成的坩堝中,鐵水也開始融化。
大熱的天氣再加上火爐的炙烤,很快就讓三人汗流浹背。
感受著火爐的炙烤,張二叔滿臉激動的看著風箱誇讚道:“好寶貝,當真是好寶貝,有了這麼高的溫度,老漢斷定,這一爐鐵必能出鋼。”
張二叔是鐵匠,一個鐵匠平生最大的追求,就是能煉出一爐好鋼。
爐子之中的木炭急速燃燒,透過璧爐上的觀察窗,幾人很容易就能看見通紅的鐵水上不斷的冒出黑點,又被極高的溫度消融。
那些黑點就是鐵水之中的雜質,只需要將雜質燒完,鐵水便能出爐了。
不知道過了多久,鐵水上終於不冒泡了。
張叔急忙用長長的鐵鉗將閥門拉開,通紅的鐵水便順著預留出來的小勾流進了另一個坩堝。
李讓急忙將提前稱好的碳粉撒了進去。
爆出一陣火星之後,剩下的就是等待鐵水凝固,看看強度如何了。
第一爐還沒凝固,李讓便緊密鑼鼓的開始了第二爐。
提前記錄好投料,第二次就不用隨時守著了。
李讓便找來刻刀和鑿子開始製作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