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率以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227章
而一聊起這個話題,憂心忡忡的人就變成了李道宗。
大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覆滅了強大的東突厥,嚇得一眾鄰國紛紛跑來長安朝拜。
但每一次,只要有外國使節來朝,國書之中總會有一條請求大唐下嫁公主,使小國得以沐浴天恩的要求。
當時李道宗在草原上,陡然聽見陛下意欲從宗室女子之中挑選出幾位,賜予公主之名送去和親的訊息時,心態差點就崩了。
說好聽點是從宗室之中選,說難聽點不就是盯上他李道宗的女兒了嗎?
整個宗室之中,哪裡還能找出比他女兒更加賢良淑德,年紀也適合的女子?
倒是有一個長樂公主,可陛下捨得嗎?
最終這和親之事,還不是要落到他任城王一脈的頭上。
他在風雪中想了半天。
才終於選出李讓這麼一個合適的人選,用來破壞和親之策。
為什麼要說李讓合適?
只因當時李讓在草原上立下大功,讓他看見了李讓的潛力。
其次是李讓出身莊戶,對任城王府來說,比較好掌控。
再加上李讓靠上了莒國公府這棵大樹,平步青雲是遲早的事情,將女兒嫁給李讓,也算是他對李讓的一種投資。
和大家族聯姻這種事情他是不會去考慮的,他是宗室王爺,只能不斷削弱自己的力量,不能去到處安插羽翼,那是取死之道。
但是下嫁到小家族他又覺得委屈了自己的寶貝女兒。
所以有能力,無背景,好掌控的李讓就成了他唯一的選擇。
只是他沒料到,他堂堂任城王之女,還有莒國公做媒,竟然被一個莊戶子弟給拒絕了。
這就讓他很惱火了。
什麼玩意兒,他堂堂任城王不要面子嗎?
但好在李讓雖然拒絕了娶他的女兒,最終卻也說服了李世民暫時打消了和親之策。
只是,李道宗難免還是有些憂心。
李世民只是暫時打消了和親的想法,卻並沒有廢除和親這條國策。
萬一哪天李世民受不了一眾小國的再三請求,他的寶貝女兒還是有被送去和親的風險。
所以,現在趕緊將女兒嫁出去就成了他迫切要做的事情。
將女兒嫁在大唐,總好過去貧瘠荒涼的苦寒之地受苦。
兩人聊著和親之事,就難免聊到嫁女。
李道宗的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