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衣錦還鄉(一) (第4/6頁)
劍花如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哪怕是五六千能戰之兵,也足夠昌豨等人橫行州郡的了,即便沒有爭衡天下之心,依靠著這支隊伍,昌豨等人也可以據險自守,不納王租,安安穩穩的當一個土皇帝。
這就是東漢末年的“強宗驍帥”,如今,就在“討滅泰山賊寇”的大功臣孫堅的眼皮底下,就在滿朝上下一片“安定祥和”的氛圍當中,悄悄的滋生起來了。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了。至少,從表面上看,大漢境內已經安定了很多,不復當初叛亂四起,舉國洶洶的情勢了,甚至就連劉照自己,也放鬆了警惕,覺得透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大漢的情勢,終於開始向好的方向發展了。
然而,在荀彧的那一雙慧眼當中,大漢的形勢,並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如今,荀彧經四府(三公加大將軍)舉薦,已經出任了選部尚書一職。這一舉薦的本意,是想讓為人清正廉直而又慧眼識人的荀彧,多為國家選賢任能。但是,只有荀彧自己心裡清楚,這一期望,想要實現起來,有多麼的艱難。
朝堂上,依舊充斥著濃濃的銅臭——三公上任時繳納修宮錢,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成了約定俗成,雖則在正直之士的強烈反對下,劉宏不得不偶爾例外,任命一兩位清忠之臣出任三公,而且還體貼的免去了他們的“修宮錢”,但是,朝堂之上,群魔亂舞之相,已然越來越明顯了。
在這短短的一年裡,花錢而成為三公的,就有司徒樊陵,太尉曹嵩,司空崔烈,以及再次成為三公的司徒張溫、司空許相,總共五人。
其中,太尉曹嵩為了與樊陵爭奪太尉一職,竟然競價至一億錢,卻只比歷史上多做了不到一個月的三公。
據說曹操聽聞此訊,曾寫信嚴詞勸諫過自己的父親,父子之間鬧得頗不開心。為此,曹操拒絕了朝廷執金吾的任命,斷然放棄了躋身列卿的機會,甚至一度要辭官回鄉,最後在多方的勸勉之下,曹操這才留在了鉅鹿,繼續擔任典農都尉,在這一方理想國中,實踐自己的政治理想。
而另一位“諍子”崔鈞,也和歷史上一樣,譏嘲其父崔烈的司空有“銅臭味”,險些被父親給痛責了一頓。
中平四年,紛紛攘攘的大漢,終於迎來了一個安定祥和的新年。
當此之時,四方的戰亂已經基本消歇,不復有天下洶洶之勢。
涼州,有了董卓這頭兇獸的坐鎮,涼州的羌胡部落一下子變得服服帖帖,再也不敢起半點異心。當然,也曾聽說涼州境內,依然有小股的馬賊遊寇在活動,但那畢竟只是疥癬之疾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