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花如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分龐大的潛在信教人群——中國的人口,從古至今,各個時期,都至少佔世界總人口的十分之一以上。但是,最終,卻是外來的佛教,成為了中國第一大宗教(近代之前),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究其緣由,劉照不是宗教史專家,按照他有限的宗教知識,他感覺是道教成型晚,發育緩慢,還沒成長成熟,就遭遇了“宗教壯漢”佛教的激烈競爭,因此,就被毫無懸念的打敗了。
中國的道教,其實源流不是春秋時期的道家,而是諸子百家中的另一家——方仙道,又叫神仙家。只是後來借重道家的理論和名頭,來充實自己罷了,這事兒它的祖師爺方仙道也幹過,當時借重的是陰陽家的五行陰陽學說。
本質上,他們乾的還是方術(煉丹和算命)的活兒。
提起方術之士,人們印象比較深的可能是秦始皇時代,那幫忽悠著秦始皇尋找長生不老仙藥的傢伙。結果到了最後,實在忽悠不下去了,於是有人騙了一單大的買賣後堂而皇之的坐船跑了,有人偷偷的不辭而別,也跑路了,剩下的呆頭鵝,就只好等著被暴怒的秦始皇給坑殺了。
因此,求長生,求成仙,就是道教的宗教宗旨。
但是,長生不老,得道成仙,這些更多強調的是“現世”,但是對於普通的百姓,他們更感興趣的是“來世”,死後會去哪,如果死後有來生,下輩子會怎麼樣。
而在這一點上,佛教有輪迴說,亞伯拉罕諸教有天國說,總之,就是告訴你,信教死後有好地方去。而道教最初是缺乏這方面的理論的。
更何況,道教雖然不能斷定是東漢才形成的,但是比較成熟的宗教組織體系,卻的確是東漢時期才有的,以五斗米道和太平道為代表。
因此,道教的理論體系,一直是龐雜紛亂,缺乏提綱挈領性的典籍,不像亞伯拉罕諸教有《聖經》《古蘭經》這樣唯一的權威經書,也不像佛教,雖然也典籍眾多,但是中心思想卻是一貫的。
而道教呢,理論抄陰陽家,抄道家,抄黃老學派,到最後《太平經》成了大雜燴,《老子爾想注》成了快餐讀物,而且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各自抄來的理論還不怎麼一樣。
再到後來,太平道因黃巾起義失敗而逐漸消失,五斗米道轉型為天師道,一家獨大,終於“統一思想”了。
但是,天師道內部很快就分化了。
天師道奉老子為教祖,最高神,稱之為太上老君,稱修煉的境界為“太清”。
後來天師道里有一部分人,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