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第4/6頁)
林登萬233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弗里曼爵士,您說畢典菲爾特工廠是德國第一個八小時工作制示範點,請問其他幾個在哪裡,是否方便我們去參觀?”
弗里曼爵士的表情一度十分錯愕。
但弗里曼很快恢復微笑:“德國的城市規劃施行功能分離,柏林並不作為工業生產用途,其他幾個八小時工作制推廣工廠在魯爾區、西里西亞、蘇臺德那邊,距離較遠兩位就不便過去了。”
弗雷德裡克又問:“請問這座工廠的產能是怎樣呢?”
“哦~畢典菲爾特工廠採用了最新科技的全自動蒸汽生產線,只需要少數工程師維護和工人填料,剩下的都有機器自行產出,每年可以生產各型鐘錶上萬只。”
一行人已經來到了玻璃幕牆外,透過清晰的玻璃,能夠看到裡面的情況確實如同描述的一樣,全自動生產。
三根粗壯的天軸被吊在天花板上,經過複雜的傳動與變速結構,將蒸汽機的輸出與旋壓機械聯絡起來,凸軸齒輪和定速旋轉的擋板將鐘錶機芯送入殼體當中,最後的蓋裝與包裝也有一系列的複雜機械自主實現。
整套生產線沒有一點帶電的玩意,用蒸汽動力和機械結構就實現了全自動生產,工廠內處處顯露著齒輪與軸承,將蒸汽朋克藝術發揮到了極致。
美利堅宰相詢問了鐘錶售價,又透過產能計算出了銷售額,頂天了也就每年毛利潤二十萬金馬克,刨去原料運輸銷售端抽成...在不計算工廠成本的前提下,差不多能實現收支平衡?
“但這套裝置的價格恐怕是個天文數字,即便生產一百年也回不來本吧。”弗雷德裡克說。
確實,這套蒸汽動力的全自動生產線由德意志工程院22位院士聯手開發,由工業生產器械巨頭路易斯舒勒公司派出超過五百位技術員進行實現,核心的三脹往復式蒸汽機則有動力巨頭曼恩公司開發。
整體研發成本難以用價格估量,是無價之寶,而且整套生產線,除了蒸汽機科技之外的一切都沒有推廣價值,研發成本一分都收不回來。
目前世界主流的生產形勢還是人類高質量全智慧生產線。密集勞動力,手工,簡單器械。
半自動生產線都沒人用,更別提全自動了,靠不靠譜是次要的,價格過度昂貴讓推廣性直接消失,一套生產線價比十幾噸黃金,物美價廉的工蜂流水線不比這玩意好多了,哪個腦殘老闆會買。
諾頓一世:“給我來一套!”
弗里曼爵士不好意思的說,路易斯舒勒公司的工業生產器械在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