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晉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江曉原
王晉康是與劉慈欣齊名的中國新生代著名科幻作家,也是新生代中最年長者,說起來比大劉還早出道七八年。不過他的主要精力在於短篇,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至今已經發表短篇80篇,曾以《亞當迴歸》、《天火》、《生命之歌》、《豹》、《七重外殼》、《西奈噩夢》、《替天行道》、《水星播種》、《生存實驗》、《終極爆炸》、《關於時間旅行的馬龍定律》等短篇科幻小說獲十數次銀河獎,是國內獲銀河獎次數最多的作家。近幾年來他的作品有所轉型,改以長篇為主,如《蟻生》、《十字》都是比較優秀的作品。《與吾同在》是他最新的一部力作。如果用最簡單的詞語來總括這部小說,那就是:哲理·懸念·顛覆。
上帝與吾同在
這部新作的書名來自《聖經》的話頭。小說中堂而皇之地出現了上帝——而且是個外星人。人類討論外星文明問題由來已久(古希臘哲人就考慮過),但由於至今沒有發現一個例項,結果就釀出一個“費米佯謬”:“如果外星文明存在的話,它們早就應該出現了。”對於這個佯謬有許多解釋,其中鮑爾(J. A. Ball)的解釋是,地球是一個被先進外星文明專門留置的宇宙動物園。為了確保人類在其中不受干擾地自發進化,先進文明儘量避免和人類接觸,只是在宇宙中默默地注視著。
《與吾同在》中為這個“動物園”設定了一位觀察員兼管理員,亦即人類心目中的上帝。類似的故事框架,在西方和中文科幻作品中也有先聲。例如影片《火星任務》(Mission to Mars,2000):文明極高的火星生物已經整體遷徙到一個遙遠星系。臨走時向地球播種了生命,並在火星上留守一人,以等待地球文明發展到登上火星的那個時刻。他為此等待了數億年。更著名的如小說《2001:太空漫遊》(2001: Space Odyssey),也敘述了類似的故事情節(但在庫布里克的同名電影中沒有該情節)。又如倪匡的“衛斯理”系列科幻小說中,《頭髮》將上帝想象為外星人,《玩具》則可以說是“動物園假想”的小說版本。
但就王晉康的原意來講,他筆下的上帝其實是對“上帝”的顛覆。它不再是西方的、宗教的上帝,王晉康有意把上帝世俗化、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