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第一次朝議 (第3/4頁)
我知魚之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朝議。”
“彼時你若啞然失言,非但被滿朝文武和儒生看了笑話,陛下心中也只會對你更加厭惡,瞧好吧。”
……
次日一早,宣室殿。
劉據一身朝服,手捧一塊空白笏板跽坐於右側首位。
下首是以丞相趙周為代表的一眾文臣儒士。
齊王劉閎果然也被召來了,他跽坐於大殿左側首位。
下首則是以大將軍衛青為代表的一眾勳貴武侯。
至於劉徹養的那些方士,他們本身沒有實際官職,沒有參加朝議的資格。
這點劉徹心中還是有分寸的,不會輕易因此破壞了祖制。
再者說來,若非那些方士給不出他想要的答案,他也沒有必要特意召開這次有別於早朝的朝議。
朝議開始之前,蘇文率先自偏門進入殿內,大聲宣讀劉徹的誇己詔。
詔書很長,幾乎從劉徹掌控朝綱開始,一直說到最近的毀堤淹田,列舉了他在位期間的各種豐功偉績。
總結下來其實就一句話:
“朕的功績已堪比黃帝,最近的種種吉象也已表明,朕是時候舉辦封禪大典報功於天地了!”
聽完這封誇己詔,劉據瞬間就沒了早起的起床氣。
這算不算又是個機會?
劉徹雖是千年難得一遇的雄主沒錯,劉據也承認這位父皇的確有封禪的資格。
但如果自此之後,就開始一年祭天,一年祭地,一年祭五畤,三年轉一圈,五年封一次禪,還不定時且不間斷的東海訪仙和全國巡遊,耗費難以計數……
那就絕對可以說是禍國殃民了好麼?
而劉據無比確定的是,劉徹在這次封禪之後就是這麼幹的……
這也正是他在博望苑時勸阻劉徹舉辦封禪大殿的另外一個主要原因。
他就喜歡幹這種既能成就小我,又能造福大我的事情。
只不過這次與上次不同,這次可是滿朝文武齊聚一堂的朝議。
劉據實在不太確定,在這種場合中讓劉徹下不來臺的話,會不會在被廢掉太子之位的同時,死的很有節奏感?
與此同時。
宣室殿一隅,董仲舒正抱著一個裝有簡牘的木盒,既激動又感激的望向劉據脊背:
“殿下,你可真是料事如神啊!”
“老臣才補齊了楹鼓大禮的禮儀章程,陛下就舉行朝議商議此事,這不巧了麼這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