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第4/4頁)
雲長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地理位置比較偏,而且因為中間有一段需要走水路嗎,於是壓根就沒人知道,所以這一塊田專門就是用來種自己吃的糧食的,因為沒人知道這一部分也就不用交稅。
嚴格說來他這就算是逃稅漏稅,而如今秦國對於逃稅的懲罰可比後世嚴厲多了,一個搞不好,這老翁一家人連同他們的姻親都要被處刑。
韓熠聽後也有些無語,他早就覺得這邊的稅有點重,但是朝廷沒有討論出結果來的時候,他還是要按照原來的稅收和律法進行收稅。
這是原則問題,不是他看不過眼就能改的,隨隨便便就改朝廷的政令,恐怕到時候就要有人參他想搞國中之國了。
韓熠摸了摸下巴說道:“米不算納稅作物之一,你這也算不得有太大的罪,但逃稅是肯定要處罰的,這樣吧,本官給你一個將功折罪的機會,去幫本官選適合種植水稻的地方,並且將你種植水稻的方式都說出來,這樣本官就不罰你了。”
老翁聽後整個人都欣喜若狂,韓熠讓他做的事情沒有任何困難的地方,基本上算得上是對他網開一面了。
韓熠讓褚非將人給墨求帶過去,這老翁既然熟悉水稻的生長環境,那麼他選的地方很大可能就有野生水稻的蹤跡。
果不其然,在這位的帶領下墨求的效率也提高了不少,不過到最後,收上來的水稻全部脫殼之後,也不過五十來斤的樣子。
這可是整個芙蓉縣的野生水稻啊。
至於適合水稻生長的地方,如果是原本的芙蓉縣,基本上所有的田地都圍繞在芙蓉湖旁邊,取的就是一個距離芙蓉湖近,在需要大量灌溉的時候能夠從湖裡引水。
其他地方的話蓄水不夠多是沒有辦法大面積種植的。
這時候就不得不提到芙蓉渠了,芙蓉渠的出現也算是提供了另外一片優良的水稻種植基地。
但是如果想要大面積種植的話,水利灌溉就必須改進。
韓熠看著這些,想了想將事情往後推了推,反正現在已經過了適宜種植的時間,就算要種也要等到明年再說了。
當然最主要的是顏子薦跟顏徵都在催著他回去述職,韓熠最後選出了十斤模樣還不錯的大米,帶上一堆土特產和海鮮,包袱款款的回到了咸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