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生長蕃中似蕃悖 (第3/4頁)
孤獨麥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竹咄如實答道:“某曾聽人說,越往西,說吐蕃語的漢民越多,左衽越多,幾與蕃人無異。”
楊悅看了看他的裝束,心裡基本信了。
吐蕃在河隴地區的統治,固然因地制宜,搞了德論、軍鎮、節兒、萬戶、千戶、百戶什麼的,但就核心而言,而是那套奴隸制。漢民即便是在種田,吐蕃人依然按照自己的習慣,將其分成各個部落。初時還要強制辮髮易服,只有每年正月初一那天,漢人們可以穿上唐服,換回漢人髮飾,祭拜祖先。
朗達瑪被刺殺,吐蕃內亂之後,去胡化的思潮有所抬頭,尤其是張議潮、尚延心等歸朝之後。但後來又有反覆,只能說各地程度輕重不一。
而隨著心向大唐的人越來越少,且整體呈老年化趨勢,年輕一代的漢民,到底認同自己是誰,還很不好說。
會州的事情大家都看在眼裡。白家部都不願意種田了,只想繼續遊牧,而且他們部落裡會說漢話的人很少,也就高層知道一點往事,新一代知道個屁!
楊悅沒見過靈武郡王率軍入會州城的情形。但他可以想象,那些所謂的漢人耆老原本都是左衽辮髮,也就是在昑屈部逃走之後,他們才換回了本來的裝束,然後派幾個還會說漢話的人在前面迎接。
會州如此,岷、渭、河、臨、蘭等州又有什麼不同呢?說不定情況還要更差。
讓軍士將張阿竹咄等人帶下去之後,楊悅思慮了一會,便招來了幕僚,商議道:“大帥欲攻蘭州,然沿途山高水急,行走不易。若是繞道渭、臨二州,沿途草場眾多,利於蕃兵進擊。不如就此行文請示,待蕃兵一至天都山,便彙集定遠、新泉二軍,一同南下,先破渭州,然後西進,攻臨州,繞道蘭州側後。彼時大帥親率衙軍主力,沿河西進,此為正也。繞道臨州之偏師為奇,一正一奇,破之必矣。”
調動蕃兵,楊悅是沒這個權力的,會州刺史韓建、定遠軍使王遇也沒這個權力。會州蕃部,以白家為首,他們願意與定遠軍配合,也是當初邵樹德下的命令,不然誰也別想使喚得動他們。
若能使喚得動,那這人可就危險了,多半會失去靈武郡王的信任,被邊緣化雪藏起來,再無翻身的機會。這就是政治!
本來按照避嫌的原則,楊悅也不想提這個建議。跟著大帥打太平仗不好嗎?何必惹得一身騷,平白無故讓人猜忌。
但他真的太想贏了,太想收復失地了,為此也懶得顧忌那許多。
幕僚們當然也清楚他的想法,跟了這個東主,沒什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