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平靜 (第1/4頁)
孤獨麥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北風勁吹,大雪紛飛,白色的城牆上很快就堆滿了一層厚厚的積雪。
城東南的武威軍大營內,軍使盧懷忠正在閱讀公函。
他識字不多,大部分還是這些年學的,讀起來磕磕絆絆,不過在幕僚的幫助下,還是弄明白了公文中的意思。
“周夫子,這意思就是說,以後關北四道,就一個幕府了?大帥也不是定難軍節度使,而是朔方節度使了?”盧懷忠問道。
他身上穿著一件精美的甲冑,擦拭得幾乎一塵不染。也不知道大冬天穿鐵甲怎麼受得了的,就那麼直挺挺地坐在那裡,面容嚴肅。
以前他不是這種性子的。當還是個小小的火長時,粗魯豪邁,好勇鬥狠,怎麼看都是個屠狗輩,一點沒個大將的樣子。
但人是會被環境改變的。
從鐵林都時候起,盧懷忠就“被迫”參加各種研討,時間一長,倒也學到了不少東西。後來,邵樹德不斷勸他讀書,盧懷忠沒法,便讓軍中幕僚給他讀書、講史。你別說,讀進去以後,還是挺有意思的。
盧懷忠就這樣沉迷於“學習的快樂”,知識慢慢積累,眼界逐漸開闊。直到討伐靈州那次,厚積薄發,鬼使神差地看透了整個戰場局勢,果斷出擊,獲得了最終的勝利。
那次大勝給了他不小的信心。只可惜,後來留守靈夏的時間越來越長,即便出征,也是跟著大部隊一起行動,再沒有了獨領一路兵馬的機會。
今年徵山南西道,他又是留守夏州,為此惆悵了好久。心情煩惱之下,也就只好把精力用在治軍上面了,各種操練、各種巡查、各種比試。對人嚴苛,對自己也嚴,直到大帥班師,交卸了兵權為止。
不過他很快又得到了兵權,那就是率武威軍七千步騎屯駐興元府百牢關、陽平關一線。定遠軍使王遇將率七千五百步騎屯駐固鎮、興城關一線。
兩軍都是過了年後開拔,前往山南西道鎮守,為期至少兩年。
盧懷忠被任命為興鳳梁鎮遏兵馬使,替邵大帥鎮著山南西道乃至龍劍十餘州,收取財貨的同時,密切關注蜀中局勢。一旦有變,快速來報。
嚴格說起來,這也算是一路大軍的主帥了吧?只是,總感覺還差點意思。因為這是駐防兵馬,而不是進攻敵人時野戰軍團。
“軍使,朝廷有詔,罷舊定難軍、振武軍、天德軍、朔方四鎮,以關北十州之地,新置朔方鎮。靈武郡王任朔方節度使,管內觀察處置等使、押藩落使、營田使、監牧使、鎮北都護、靈州大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