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款迫擊炮的重量不算太輕,但是相較於傳統的輕型野戰炮,那還是很輕便靈活的。
關鍵是迫擊炮的體型不大,可以裝在車子上前進,必要的情況下也能拆分成零件由士兵抱著一起前進,到了射擊位置再來組裝。
如此一來,可以配合步兵快速前進的輕量型重火力得到了重大推進。
不過趙學寧依然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他對工業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超輕型迫擊炮——擲彈筒。
擲彈筒介於迫擊炮和手榴彈之中,射程和威力不如迫擊炮,但是又比手榴彈多了射程,在戰場大環境中有其獨特的生態位。
相較於至少需要兩三個人來操作的迫擊炮,擲彈筒只需要一個人就能操作,屬於單兵重火力,火力自然不如火炮,但是單兵就可以使用,單兵就可以攜帶穿越戰場。
對於散兵群戰術來說,不僅要有輕火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進行攻堅的輕型重火力也是必需的,且越多、越便於攜帶越好,效果也越棒。
手榴彈受限於投擲距離,而擲彈筒則解決了這個問題。
二戰時期,日本人首先裝備的擲彈筒起到了這個效果,有經驗的老兵使用擲彈筒可以打出五百米左右的距離,且命中率超過百分之九十,對於老兵來說,擲彈筒無異於戰場單兵神器。
所以在中國戰場和太平洋戰場上,擲彈筒都起到了正面效果,美國佬一開始也吃了不少虧,後來受到擲彈筒的啟發,研發出了單兵用榴彈槍。
在趙學寧的設想中,不僅要給一個步兵戰鬥小組配備迫擊炮,也要配備擲彈筒和手榴彈。
如此,便可以使步兵在接敵戰場上同時具備遠、中、近三個維度的超越槍械子彈的殺傷能力,從而最大化步兵戰鬥小組的戰鬥力。
同時裝備了迫擊炮、擲彈筒和手榴彈的步兵戰鬥小組便是一個完全體的戰鬥小組。
在趙學寧的設想中,一個五百人的連隊可以劃分成多個五十人左右的突擊戰鬥組,戰鬥組內可以分為迫擊炮小隊、擲彈筒小隊和步槍小隊。
三個小隊各司其職,交替掩護前進,靈活利用地形和掩體,每一個位置上都能有相對應的兵器對敵人造成殺傷。
再搭配遠處大兵團指揮的重炮群落髮動的超遠端炮擊,形成四個不同級別的火力打擊,在近距離接敵之前就可以最大限度的打擊敵人。
直到最後近距離接敵進行刺刀肉搏戰的時候,應該已經在最大程度上削減了敵人的數量和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