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邀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無別處有戰可打,才會想找個藉口把聞奕弄回來,好讓自己頂上。
因此她也不直接回答皇帝,而是去問一旁還在寫脈案的大夫:“趙大夫近日不一直都住在寧府嗎?有關寧府的傳言,可是真的?”
她給趙大夫使了個眼色,想讓趙大夫說得含混點,方便她把聞奕弄回來。
誰知趙大夫停下筆,向長公主行禮道:“回長公主殿下,寧大姑娘確實投湖了。”
此言一出,皇帝和長公主都有些意外,皇帝更是直接道:“什麼時候?當真是因聞奕而尋了短見?”
“七月十七,秦王殿下讓人將香囊送回寧府那日。草民替寧大姑娘救治施針的時候,還看到她手上拽著個溼透的香囊,可寧大姑娘醒來後並不承認自己是要投河自盡,先說自己是被人推進湖裡,後又說是自己不小心失足落水。”
楚言之所以反口,是怕別人信了自己,讓寧鳶頂上殺人的名頭,那劇情就真的毀了。卻不想自己這般反口,只會讓人覺得她是在撒謊,並自覺得出一個公式——寧大姑娘並沒有嫌棄秦王,不然也不會在秦王還被誤以為是個癱子的時候,就因一個被退回來的香囊而想不開自尋短見。
死都不怕了,還怕嫁給一個身份尊貴的癱子嗎?
趙大夫說完,皇帝與明陽長公主一同沉默了。
片刻後,皇帝試圖挑出疑點:“那為何,她不去找聞奕解釋?”
過來人明陽忍不住自我代入了一下:“據說是寧夫人一意孤行要換庚帖,她莫不是怕傷了自己孃親的心?”
就像曾經的她一樣,嘴上說是要為所欲為一輩子,可最後還是答應了太后,做個金尊玉貴的廢物。
明陽轉頭對皇帝道:“我就說你那是餿主意。”
皇帝無言辯駁,只能遷怒到趙大夫頭上:“你怎麼不早說!”
趙大夫依舊是那副八風不動的淡定模樣:“寧府後院之事,若非長公主殿下主動問起,草民怎好隨意亂傳。”
說得還挺有道理。
只是這陰差陽錯錯得太要命了,皇帝本想立馬給聞奕去信,明陽也趁機攛掇著讓皇帝用聖旨把聞奕召回來,由她去臨東接手。
可沒想到的是,幷州臨海一帶突然出現大批海盜,搶劫貨船不說,還開始擄掠臨海的城鎮。還有西南那邊也出現了動亂,兩頭都需要兵馬以及帶兵的將領增援,明陽頓時就放棄了臨東,領了大軍發兵西南,幷州一帶則點了幾位擅水的將領,前去剿匪。
正是用人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