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的蛤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陳七在天馬山大寨的時候,最多也就是聽過周圍幾家有實力的幫會,眼光最遠也只能及,竹枝幫,花鼓堂,三山派這些都梁郡內的“大幫會”。什麼禾山道,馭獸齋,他聽也沒聽過。在他心目中比較厲害的門派,也就是大寨主黑旋風出身的鐵骨門,二寨主陸浩之出身的陰山派。
後來他得了禾山經和三頁金書,才漸漸明白,自己原來有夠鼠目寸光,井底之蛙,原來世上還有如此厲害的道法。但是那時,他還分不清禾山經的法術厲害,還是三頁金書上的道訣了得,甚至還一直都以為,這兩種法門本來是一體,三頁金書修煉法力,禾山經上是運用的法術,兩者相輔相成。
直到他見過了王長生,王大小姐,秦通,這些人,才漸漸明白三頁金書上的東西,勝過了禾山經不知多少倍,他本來還有把禾山經上法術,好好修煉的念頭,現在也全都淡去了。
陳七雖然透過種種渠道,打聽出來自己所得的三頁金書和禾山經的來歷,但是畢竟這些東西,都是東鱗西爪,拼湊而來,並不完全。現在碰到了陳慶喜,乃是禾山道的弟子,便把心中不甚瞭然的地方,旁敲側擊的都問了出來。
陳慶喜見陳七懂得禾山道的法術,又知道蕭屏南的模樣,並不曾有甚懷疑,便把禾山道和馭獸齋的恩仇一一說了。
禾山道在仙道門派中,只算是旁門左道,三四流的傳承。但是這個門派卻極故老,前後已經有了數千年傳承,更跟南方几個魔道宗門有些瓜葛,頗得庇護,就算比禾山道強橫無數倍的仙道門派,等閒也不願意招惹。
馭獸齋卻跟禾山道不同,乃是南方一家新起來的教派,上下不過五代傳人,因為門中有人得罪了禾山道,被禾山道逐出南方,一路追殺,最後逃到了東海上,才得以儲存了門派的意思元氣。也是馭獸齋的傳人有些氣運,居然在東海上的一座無人荒島上,得了一件不知上古哪位散修留下的法器,降服了許多異獸,這才漸漸能夠跟禾山道豐庭抗禮。
也因為這件大仇恨,馭獸齋對禾山道想來敵視,只是馭獸齋雖然恢復了幾分元氣,畢竟還是不敢深入南方禾山道的地盤,兩家轉是在中土爭鬥的次數更多。但凡兩派的弟子,行走江湖遇上,必然是你死我活的一場狠鬥。
蕭屏南是馭獸齋的出色弟子,混入了禾山道修煉,也頗得幾位長老喜愛,不然也不能有機會接觸到禾山經。禾山經乃是禾山道傳承了數十代的鎮派經文,只是門派中誰人也不知道,禾山經中居然藏有天河老祖的天書。
陳慶喜跟陳七說起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