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自然界卻有意志,有感情。春就是喜,夏就是樂,秋就是怒,冬就是哀。天命和革命,則體現了天的意志。天甚至還有道德,比如天道行健或厚德載物。[6]
既是自然界,又是有情人,還是主宰者,這就是天的三大特徵。而且,這也是當時中國人的共識。
這樣一種存在,不要說西方人,就連現代中國人恐怕也很難理解。明明就是創世主,卻又不是創世神;明明就是自然界,卻又有喜怒哀樂,你說是什麼?
也只能叫老天爺。
是的,一個好心腸又愛發脾氣的老爺子,卻絕非玉皇大帝或觀音菩薩那樣的人格神。他可能跟上帝或安拉一樣也是無形的,卻又有著堅強的意志和豐富的感情。
這樣的天,其實就是人。
唯其如此,董仲舒才說“天人一也”。[7]
在董仲舒看來,天與人是同構的。比方說,天有三百六十六日,人有三百六十六小節;天有十二月,人有十二大節;天有五行,人有五臟;天有四時,人有四肢;天有明暗晝夜,人有睜眼閉眼;天有春夏秋冬,人有喜怒哀樂;天有陰陽剛柔,人有君臣男女——豈非同構?[8]
同構則感應。所以,社會和諧,則風調雨順;民怨沸騰,則天崩地裂。因為天與人不但同構,而且相通。生命相通,道德相通,情感也相通。
天人同構,天人感應,天人相通,這就是正宗原裝完整版的“天人合一”。
問題是,這套說辭有什麼意義呢?
以天道說人道。
話,首先是說給統治者聽的。董仲舒對漢武帝說,臣讀《春秋》,最感到驚心動魄的,就是如果君王無道,上天便會先用災害來譴責,再用怪異來警示。倘若冥頑不化、屢教不改,那就要發動革命來進行懲罰了。[9]
漢武帝讀到這裡,恐怕著實嚇了一跳。
好在董仲舒又說,如果君王有道,則會出現祥瑞(鳳凰或麒麟之類),證明當今聖上是堯舜之君。
漢武帝這才鬆了一口氣。
董仲舒這樣說,很可能有一種良苦用心,那就是借用皇天限制皇權。是啊,天子的治權既然來自天命,就不能弄得天怒人怨,知識分子也就有了發言的權利和理由。
這是備受後世讚揚的一點。
可惜董仲舒沒有想到,他用來對付皇帝的,皇帝也可以用來對付臣民。比方說,要除掉某個並無過錯又看不順眼的大臣,便可以使用“天厭之”的名義。
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