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好!你一件一件說。」
「第一件,昨天有言官上疏,請減京官俸祿。武臣家中養的人多,家累很重,不免有怨言。臣等以為不宜更張,照舊為便。」
皇帝略想一想,簡簡單單地答了一個字:「可!」
彭時正要說第二件,不道在他身後,突然發聲,是萬安高呼一聲:「萬歲!」捧著朝笏、塵揚舞蹈地拜了下去。
這是辭出殿廷的禮節,閣臣一體,彭時、商輅無奈,亦只好磕頭辭退。一時在宮中傳為笑柄。太監常常挖苦朝士:「你們總說皇上不召見,見了面,無非喊一聲『萬歲』罷了。」因此,萬安得了個外號,叫做「萬歲閣老」。
「老奴當時的意思,是請閣臣,稍知抑制,並非箝制大臣發言。」懷恩又說,「這件事,後來到了萬閣老嘴裡,又變了說法──」
這是半年前的話,大學士劉珝奉旨休致回籍,戶部侍郎兼翰林學士、江西泰和人的尹直入閣,此人頗有才具,但功名心極熱,急於想有所表現,自入閣後,一直沒有見過皇帝,便跟萬安商議,奏請召見。
「不必、不必!」萬安搖著手說,「從前彭公請召見,一語不合,磕頭喊萬歲,貽笑中外。我輩有話,跟司禮監說,擇要奏聞,上頭沒有不許可的,勝於面對多多。」
太子大為詫異地問:「那不是當面撒謊嗎?」
「雖是當面撒謊,但彭、商兩閣老不在,事隔多年,無可究詰。」
太子深深點頭道:「原來此人不但不識大體,而且喜歡歸過於人。」
「請太子默識於心。」
「我明白。」太子又問,「他真是萬娘娘的姪子嗎?」
「萬娘娘山東諸城,萬閣老四川眉州,風馬牛不相及。」
「怎麼?」太子好奇地問,「萬安跟『三蘇』同鄉?」
「十室之內既有芳草,亦必有莠草。」
「說得是。」太子又說,「『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之外,總也有正色立朝的大臣吧?」
「太子之所謂『正色立朝』,不知作何解說?」懷恩答說,「倘謂道貌儼然,隨班進退,不做壞事,但亦無所建白,那樣的人,可是很多。」
「不,我是說,遇事持正,不屈於勢力之下,但亦不為過當之舉的大臣。」
懷恩想一想答說:「『兩京十二部,唯有一王恕』。」
這王恕是陝西三原人,由進士外放後,一直做外官。自永樂以來,凡是能幹而有作為的豪傑之士,為了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