籽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也無所謂,直接帶著蕭溫年跟公主府侍從們前去皇陵。路上,他們遭到了諸多殺手的圍攻,若非蕭知蘅武功高強,他們公主府所有人拼死相護,那日,他們就全死了。
即使那些殺手沒有透露他們是受何人指使,但他們身上穿著的大內侍衛護甲已經出賣了他們的身份。
那日,拼死一戰,長公主府的人死的死,傷的傷,唯獨蕭知蘅一身白衣殺紅,身上不見一點刀痕。他還記得那日皇姐站在殺手屍體堆中那冷漠肅殺的背影,充滿著強者的驕傲。
那種氣場,那種驕傲,他之後不曾再任何人身上見過。
蕭知蘅帶著他們一路殺回了皇宮,老晉王似乎知道她要做什麼,早已派了羽林軍守在了皇城,不得讓他們進宮。
蕭知蘅什麼也沒說,直接提劍而上,眼都不眨一下,浴血殺出了羽林軍的圍堵,直達皇宮之中,將老晉王揪了出來。
他原本以為,他皇姐會弒父奪權,但沒有。
蕭知蘅只是提著瑟瑟發抖的老晉王上了皇城之巔,對著宮內所有權貴宣告了一件事,她願意自請和親嫁給辰王,但條件是,宮內所有人等不得再加害他們公主府一人,包括公主府的奴僕都不得傷害,否則不管她在哪裡,她都會回來殺了老晉王。
年少的蕭溫年跟公主府眾人就站在皇城腳下,聽著她的話,頓時雙眼含淚。
只有他們知道,蕭知蘅能說出這句話是捨棄了什麼,下了多大的決心。
絕不低頭的長公主蕭知蘅,最終還是為了別人低頭了。
因為她知道,她不低這個頭,就算她再厲害,殺得了一千人,但殺不了越來越多的人。她可以自保,但蕭溫年他們不可以。蕭溫年才十歲,公主府內的芳氏餘黨也早就在芳皇后逝世後被迫害得只剩下老弱病殘,如何再經得起那些黨派的迫害。
蕭知蘅想當女王,可是她不想當一個孤獨的女王。
縱使她殺了晉王當了王,那又如何。滿朝文武,全國百姓,都不會擁立一個弒君弒父的女王。
既如此,這樣的王,不當也罷。
沒想到蕭知蘅會提出這樣的要求,老晉王當然樂得當即同意。生怕蕭知蘅反悔,老晉王當即下令,讓使臣回信給辰王,說長公主已經答應他的求婚,請他們儘快安排使臣來晉國接親。
自此,皇城之亂結束,為堵悠悠之口,老晉王讓人暗殺了當日在皇城的所有人,所以世人只知道蕭知蘅是被迫嫁給辰王和親的,並不知道其中隱情。
長公主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