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若寺小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個月,外加三塊的補助。
所以在廠內一直流傳著“二十四塊萬歲”的說法。
(上海是三十六塊萬歲。)
繼母裴淑靜在職工醫院幹護士長,補貼要多一點,但一個月幹下來也就三十六塊多一點。
因為兩兄妹正是能吃的年紀,所以他們家每個月的糧票都不夠用,需要拿錢去黑市上換糧票,日子過的有些緊巴巴的。
裴淑靜其實每天給張宏城的午飯錢是一毛六分錢和六兩糧票。
足夠他們買一份素菜和三兩米飯。
按照裴淑靜的安排,張宏城吃二兩米飯,張玉敏吃一兩米飯,兄妹倆共吃一盤素菜。
雖然張宏城和張玉敏不合,但兄妹兩個在午餐上的意見是一致的。
張宏城買了三個饅頭和一份菜湯。
饅頭一個重二兩,兩分錢一個,一共花了六分和六兩糧票。
菜湯是張玉敏去打的,因為她嘴甜,大媽多少會多給點。
菜是兩分錢一份。
兄妹兩個把菜湯一分,張宏城拿了兩個饅頭,張玉敏拿了一個。
這是他們的午餐日常。
剩下的八分錢,兄妹兩個二一添作五給分了。
這也是張家兄妹的私房錢來源。
在張宏城的記憶裡,兩人從嘴裡省下的錢,用途完全不同。
張玉敏是用來買本子和筆,而他則都用在了女友佘美華的身上。
張宏城心裡想想就覺得非常鬱悶。
穿越過來小半天,手裡就四分錢!
能幹個啥?
1972年正處於物資匱乏的年代,就連食堂裡的饅頭味道也很一般,加上菜湯裡也沒油,張宏城才吃了半個就下不了口。
他起身又去了食堂視窗,不一會端了一小碟鹹菜過來。
張玉敏咬咬牙,一臉的心疼。
“鹹菜要兩分錢一份,你可真捨得!”
張宏城把小半份鹹菜塞到她的饅頭縫裡,然後翻了個白眼。
“就你囉嗦!”
有了鹹菜的鹹味,饅頭和菜湯吃到嘴裡才有了滋味。
但張宏城發現自己最多隻吃了個三分飽。
這年月大家在吃食上的花費都差不多,整個食堂裡除了大廚師傅微胖之外,其他人都瘦得厲害。
例如十六歲的張玉敏,彷彿一陣風來就能刮跑。
而已經十九歲的張宏城,雖然身高有一米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