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若寺小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九十年代的滬上人,節假日休閒最好的去處是郊區的公園。
八十年代的滬上人,節假日休閒最好的去處是去外灘散步。
而在七十年代,滬上人放假最好的休閒去處是到江邊吹風,然後看看江面上的帆船。
在課文裡,江面上的帆船都是白帆點點,但到了現實中你才會發現白帆只是極少數。
木質帆船的船體和船帆都是棕黃色的。
帆船根本沒有人們想象中的那樣美麗和浪漫,笨拙而臃腫。
但江岸邊的人們依舊看得津津有味。
楚描紅今天穿著一件咖灰色女士西裝,挎著一個黑色的女士挎包,在人群裡格外顯眼。
這件衣服是張宏城找附近街道上的老裁縫做的,不得不說滬上裁縫的手藝確實厲害。
加上楚描紅的身材本來就好,衣服上身的效果好到爆。
張宏城騎著自己的大單車,一隻腳蹬在江岸邊的齊腰高的石牆上。
楚描紅坐在單車後座,靜靜的靠在他的背後,看著江上的風景甜甜的笑著。
兩人故意騎出老遠,找了個人少的地方看風景。
難得是一個休息日,張宏城正好帶著女友出來躲一躲。
最近聯絡他的外貿單位有點多。
他為了保持對涉外事件“避之如虎”的人設,只能故意躲開。
沒辦法,小心為上。
自從1973年開始,滬上的外貿工作發展相當迅速。
例如當時在某位大佬的指示下,1973年國內藉著向國外購入47萬噸白糖的機會,在白糖期貨市場上一買一賣,不但完成了購買任務還收穫了240萬英鎊的利潤。
(大家可以搜一下,1973年、白糖期貨、首次秘密期貨交易。)
故而張宏城來到滬上後,才敢放著正經工作不做,一直想著薅外貿生意的羊毛。
這是改革開放之前難得出現的對外貿易視窗期,他這點小打小鬧的隔空打牛,惹出事來的機率其實並不大。
相反,張宏城如果繼續搞“炭火提籃”那種與民生接觸大的事情,那才遲早會出事。
這個年代,外貿圈子是完全與民間隔斷的。
這種隔斷甚至也把普通的政務部門也包含在內。
所以在熟知張宏城的滬上人中,得知他“厚道實在”名聲的不少,但知道他“被捲入”幾樁外貿業務的卻極少極少。
包括張宏城和他的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