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開的佛像。
拓跋弘驚疑不定地向四周看去,發現在這偌大的佛堂中,竟只是供奉著這一尊破損的玉佛。
“這尊玉佛,玉質出自獨山,便被稱為獨玉佛。獨玉乃四大玉之一,產自南陽,在商朝晚期便有開採記錄。這尊獨玉佛,是有人在多年前送給太武帝的。”馮綺轉著手中的紫檀佛珠,微合雙目,輕柔地解釋道。她的面容秀麗娟美,面帶慈悲的表情,更是像極了悲天憫人的觀世音菩薩。
“太武帝?”拓跋弘聞言一愣,太武帝便是他父皇的祖父,終於統一了北方,結束了歷時一百多年的十六國分裂局面,與南方的劉宋政權並立,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面,魏朝也從此被南人稱之為北魏。太武帝威名遠播,其中令南人尤其震驚的事件,卻是“太武滅佛”的命令。
在太武帝的統治時期,所有五十歲以下的僧尼必須還俗,佛圖形象以及佛經全部被擊毀焚燒,許多年老頑固的僧尼甚至被坑殺,整個魏朝上下,禁談佛字。這樣的舉措,拓跋弘雖然不贊成,但也知道太武帝的用意。北魏剛剛一統北方,各地流年征戰,百廢待興,自然是沒有多餘錢糧去養著那些不耕作的僧尼。雖然佛法有利於愚民統治,但有些僧侶夸誕大言,超越了王法之上,太武帝殺伐果斷,自是不能容忍。
這樣的太武帝,居然還有人敢送他獨玉佛?應該是頒發滅佛令之前送的吧?拓跋弘有些理解地看著這破損的佛像,心想這肯定就是太武帝摔壞的。
馮綺自然是知道拓跋弘在想什麼,輕笑一聲道:“這佛像,是太武帝頒發滅佛令之後,有個年輕人送到他手上的。”馮綺陷入了久遠的回憶中,她當年的年歲也並不大,但那一幕卻依稀記得很清楚,“那個人對太武帝說,滅佛令下得太過了。會遭到上天的報應的。如果能供奉這尊獨玉佛,說不定可以挽救太武帝做下的冤孽。”
“這......”拓跋弘無言以對,他自然知道這番話說完之後,會發生什麼,“然後這尊獨玉佛就被摔裂了嗎?”
馮綺輕輕地點了點頭,長嘆一聲道:“那名年輕人當時看著地上身首分離的獨玉佛,惋惜地說道,因太武帝身懷無上殺繆之氣,所以這冤孽只能報應到他的後人身上。以後魏朝所有的皇位繼承人,都無法活得太長久。”
拓跋弘睜大了雙目,這也太荒謬了。可是他突然想到他父皇才二十六歲便英年早逝,本來想說些什麼的唇動了動,卻什麼都沒說出來。
馮綺捏了捏手中的佛珠,話語中參雜了些許茫然:“那個年輕人當時便被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