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見青山q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多,像樣的私塾先生都找不齊十個。
江晏棲是長樂鄉有名的才女,自幼過目不忘,三歲可識萬字,六歲便能吟詩作賦了。如今雙九年華的她更是打破了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慣例,做了長樂鄉這邊陲之地的教書先生。
此地男子讀書之人都少,更別提女子,何況江晏棲與長樂鄉的父母官沈今安還關係匪淺。眾人雖不識字,對江晏棲倒也都是佩服的,皆尊稱一聲“先生”。
“你這姑娘喲!不是嬸子念你,你如今一個姑娘家孤身一人,也沒人為你做個主的。隔壁村的小琴跟你一樣大了,這會兒哦,都生了兩個大胖小子了!”王嬸說著放下木桶,往院內踱步而來,一臉的苦口婆心。
“你爹在你十歲那年便去了,你娘生下你也跑了,你哥也早便戰死了。嬸子怎麼著也是看著你長大的,還是為你好!王莊那肖家小子,我瞧著是個好的,你也不小了……”
若王嬸這番話對常人說,怕是對方早便動上手,忍不住給兩個大耳巴子了。
只是就連江晏棲的三千青絲都撫弄著邊陲荒寒的淡漠清平,聞言連眉眼都未曾抬一下。
嫁人?
江晏棲不染硃色的薄唇微彎,這是距離她多麼遙遠的詞彙。
“時未遇兮無所將。晏棲此時並無嫁人意向。”江晏棲見身旁的小少年沒有受王嬸半分影響,已靜然開始拿起筆在紙上寫起字來,不由欣慰地摸了摸他的頭。她未曾看王嬸一眼,只淡淡道:“況且,您也知道縣令家的公子早與我定下……”
話到這兒,江晏棲也未再多言。王嬸是清楚的——她和沈槐奚訂了婚約。只是不知什麼原因,兩人幾乎是不見面的。
這婚約看來倒的確是有名無實,不怪王嬸起了做媒的心思。
果真,王嬸一聽,一雙微陷的眼珠轉了兩圈,起了白皮的唇瓣一咧,馬上就要出聲。
見王嬸還欲多說些什麼,江晏棲也只是輕描淡寫出口,“村中孩童多,王嬸您的孫子也在癢序中,我若嫁了人自是好長一段時間不去教書了。”
話到這個份兒上,王嬸把那勸嫁的話也悉數吞了進去。
且不說此舉本已是得罪了沈縣令家的公子,就說男孩子需要多讀書才走得出這窮苦邊陲,她孫兒怎能不讀書呢?
他可是她們全家的指望了!
雖然因著江晏棲的爹——江懸的緣故,長樂鄉眾人都覺讀書無用。且如今亂世,讀書何用?
可王嬸是心比天高,自家孩子也聰明,心思早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