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已嫋嫋的即將燃至盡頭。
妙妙筆走龍蛇,已經豢寫了厚厚一摞紙,那纖纖玉腕幾乎都要累折了,幾個人還在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不休。他們說的話沒有什麼條理,想到了一點就提一點,然後大家一起分析,提出一些解決辦法,妙妙便抄錄在紙上,待回頭再分類整理,按輕重緩急逐條排列。
筆尖一停,妙妙抬頭說道:“大人,國依兵而立,兵以食為命,食以漕運為本。漕運則主要倚仗轉運司、發運司和糴便司。這是涉及漕運的幾個主要衙門,朝廷急於購糧,眼下只能倚靠這幾個衙門的人。可是轉運司、糴便司和發運司久在地方,與地方的豪紳富商多有聯絡。
即便是上官清廉,因為不能事事親為,他身邊的主簿、幕僚、大小胥吏,也同地方豪紳沆瀣一氣,尋常年景的時候,他們還要相互勾結,屯積糧食,故意造成朝廷徵購不足,然後再高價賣於朝廷,這樣千載難逢的機會,他們必然不會放過的。
一旦令其徵糧,他們必勾結地方,屯糧惜售,趁機提價之事必不可免,若是多花些錢就能挽此危局,朝廷上也未必不肯,只是這屯積居奇總要有個過程,等到他們肯拿糧出來時,已不知耗時多久了,再要輸運到京可就來不及了。”
楊浩頷首稱是,妙妙又提起官吏們販糶糧草的種種投機之舉,以及強迫攤派、不支錢、少付款等問題,這些事對一般民戶危害最大,如果不妥善解決,開封之難還沒解決,舉國百姓都要走投無路了。
此外,各路各道還存在競爭問題,為了保證自己所承擔的糧食收購任務能夠順利完成,想方設法排斥其他地方官府染指自己的地盤,就必然成了各地方官府從自身利益出發的理性選擇。這種事現在已是常見,被稱為“遏糴”。這種事屢禁不止,地方官府抗拒的方法也是層出不窮,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糧食根本不能足額徵收上來,更談什麼運輸。
楊浩與崔大郎計議一番,楊浩頷首道:“亂世用重典,事態危急,不可以常態對待。我的意思,第一,各路各道的御史言官、監察觀察們都得放下手頭一切事務,全部下放,督察徵糧一事。官家必須得臨時放權,搪塞阻撓的官兒們,御史言官們有權將其就地罷免。事涉他們的官位前程,還要螳臂當車的糊塗官兒就要少得多了。
第二,發運司、轉運司、糴便司,本來是平級的衙門,但是負責的事情又有交叉,這本來是為了分權制衡,但是及此關鍵時刻,卻很容易讓他們互相推諉扯皮,造成法不責眾之勢,故而,應建議朝廷,於三司之中擇定一司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