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再無重逢之期,趙光義有什麼陰謀詭計都用不上了。
在旁人看來,此時卻看得出晉王如何禮賢下士、如何會做人了。儘管如今趙普一倒,朝中趙光義一家獨大,楊浩如今這個差使又屬於清閒衙門,對趙光義沒有什麼助益,但是趙光義對楊浩仍是十分親密,對南衙走出來的人,他仍是一如既往地關照體貼,反觀魏王,楊浩曾作為他的副使隨他一同巡狩江南,這個時候卻全無表示,未免有些木訥。
辭別了晉王,點齊了禁軍、帶著皇城司差遣來的細作探子,楊浩與宣撫副使焦海濤前往禮賓院匯合了唐國吏部尚書徐鉉,正欲一同趕赴碼頭乘船離開的時候,一直在家泡病號的大鴻臚章臺柳又趕了來,與楊浩坐了同一頂轎子,在轎中對他一番諄諄教誨。
楊浩還道這位大鴻臚有什麼要緊事,聽他一樁樁說來,卻俱是一些作為外交使臣的注意事項,出使外國代表著朝廷,一舉一動都要謹慎小心,謹防失儀,過了自然是不妥的,如果過於謙卑也是有損國體的,諸如此類,楊浩一一答應。
章臺柳又道:“左卿使此去,凡事隨機應變,千萬小心就是了。有時候,你的言辭行止沒有失儀之處,對方甚至可能設下陷阱,引你露醜。要是一個不慎,就如陶尚書昔年一般落入人家圈套,那可貽笑天下了。”
楊浩一奇,當朝姓陶的尚書只有一位,就是翰林學士承旨、戶部尚書陶谷,這位老大人曾經出使過唐國?又有什麼失儀之處叫他貽笑天下了?
楊浩趕緊問起,章臺柳便道:“陶尚書在前朝世宗皇帝的時候,就是翰林學士,他若不是出了那樁醜事,如今怎麼可能只是一個有名無實的戶部尚書?早就直趨中樞,做了宰執了。原因就是,他做前朝翰林學士時曾出使唐國,卻中了人家的計,鬧的身敗名裂。”
章臺柳細細說來,楊浩方知底細,那時唐國還是李煜的父親李璟當國,而趙匡胤那時還是周朝的官兒,與這位陶谷陶大學同殿稱臣。陶谷奉世宗皇帝柴榮之命出使南唐,初到唐國時,不苟言笑,一本正經,人人都道他是位道德君子,對這位大周使者肅然起敬。
當時負責接待陶谷的就是以放蕩不羈著稱的唐國大臣韓載熙,韓載熙對此不以為然,就給陶谷下了個套捉弄他。陶谷每天早晚都在他所住的館驛中散步,有一天他忽然發現一個新來的女僕,這女僕雖然只是一個灑掃院子的下人,衣衫破舊,一身貧寒,連頭上的釵子都是用竹子削的,但是姿色婉媚,骨肉均勻,行止高雅,十分不俗。
陶谷很是詫異,覺得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