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蘋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時候,真正慘烈的攻城戰才算拉開序幕,城頭的蠻兵終於敢探身出來用弓箭、標槍、吹箭往蜂擁而至的唐軍身上招呼。但他們立刻遭受到城下唐軍弓弩手的狙擊。手握臂張弩的數千唐軍站在護城河的邊緣,利用短距離內弓弩的直線攻擊能力往上點射,將大量的蠻兵射殺在城頭。
即便如此,蠻兵們也不得不死命阻止唐軍的攻城,頂著隨時被狙殺的危險,他們瘋狂的往城下射箭,投擲石塊,將稍滾的開水往下澆去,給唐軍也造成了不小的傷亡。
但這一切無法阻止唐軍進攻的腳步,當城門口的吊橋鐵索被一架推進的伏遠弩的連續射擊而鬆脫的時候,吊橋轟然落下,濺起塵埃一片。塵埃落定,兩架幾十名壯漢推動的衝車隆隆駛向城門洞,“哐哐哐”的衝擊城門的聲音令城頭的蠻兵們心慌意亂。
雖然是雙層原木的厚重堅固的城門,雖然是門後加了密密麻麻的鐵條加固,在兩架衝車的猛烈撞擊之下,城門還是很快出現了裂痕,原木被撞碎脫落,後方的鐵條和撐著城門的數百根巨木也開始鬆脫。終於在唐軍數百人攻上城頭的那一刻,城門也告洞開。
阿豹知道甕城已不可守,大喝著下令撤向內城城牆。近兩千蠻兵立刻拔腿便跑,配合著內城城牆上敵樓中的弩箭狙擊和數百弓箭手的掩護得以狼狽退回內城城牆上。與此同時,北門甕城徹底落入唐軍手中。
此城的甕城結構也是防禦上的一大亮點。眾所周知,甕城其實是在真正的城門外圈出的一道假的城門。如果不明底細的人攻破城門以為大功告成大舉進入的話,那便應了那句甕中捉鱉之語。四面八方居高臨下的箭支會讓衝入甕城中的兵馬遭受滅頂之災。
而這座弄棟城的甕城更是異於其他城池的甕城結構,因為城池不大,整座甕城其實已經將城池的內城牆全部包裹在內,通俗而言,便是兩層城牆的結構。攻一座城,其實便等於要攻破兩座城池,這也是為何當初建造此城時誇下海口說要以一當十的原因。攻破甕城之後,其實對於攻城部隊而言反倒更難攻擊內城,因為地形侷促,再多的兵馬也無法鋪展開來。
唐軍顯然知道這座城池的結構,破了北甕城之後,唐軍卻並沒有擁進城內。他們停在甕城城牆之外,弓箭手再次集結,計算著角度隔著高大的城牆往內城城牆上射箭進行新一輪的壓制。唐軍無意在這種時候硬碰硬,而是用絕對的武力壓制住對手。
阿豹大罵連聲,看著再次被迫蜷縮在城垛下的手下兵馬,恨得牙癢癢卻也毫無辦法。好在唐軍這一回並不能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