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目光落在程式碼第一行,隨意瀏覽起這組多年前的原始碼。雖然程式碼過時了,但瀏覽研究起來,還是能窺知一個年代的語言構成和核心開發的流行風向。那時候核心模式下執行的多數內容還使用C語言和C,文件裡至少百分之九十是這兩種語言編寫,如今兩種語言在作業系統的開發過程中使用越來越少。
他越往下看,越覺得這程式碼其實很具前瞻性,編寫人的設想基本已經囊括和遇見了今天作業系統的一部分發展方向。陸離饒有興趣退出檔案檢視了核心程式碼的源資料以及最後編輯時間,瞧著字母后方那一組日期數字,陸離的背脊忽然挺直,神情從隨意漸漸冷凝。
這組被命名彗星的程式碼,應該是光赫正在開發中的作業系統,時間早於九州1.0整整半年,如果彗星程式設計專案當年能順利完成上市,也許根本不會發生後來那些悲劇。
陸離用最快的速度重新開啟文字,一整天,他幾乎是不吃不喝,以平時放緩慢十倍的目光從第一行開始瀏覽程式碼一整天,直至最後一行。
中間一度有下屬來敲門,全都被他拒之門外,陸離不知道該怎麼形容自己的驚愕和震撼,因為他恰好不巧是這世上少數看過九州1.0核心原始碼的人群之一。
精確比對之後,他發現未完成的彗星和九州1.0,基礎架構和設想竟是如此地相似,撞一點倒也還罷,可撞了框架,撞了構思,他再也不能單純用主程構想隔空撞車來簡單解釋,就算九州1.0更豐富更精簡更最佳化,添磚加瓦包裝更漂亮,可本質是沒有變的。
陸離從沒有聽說過九州1.0有原身,它是國內第一套造作系統,出生尊貴,一面世就風光無限。兩千萬行程式碼,30多萬個資料夾,200多萬個檔案,在當年也是個巨型程式設計專案,匯聚無數工程師的心血。
想要求證他的疑問,對別人來說也許很難,對陸離來說卻很簡單。
亞璟電子由環亞出資成立,百分之七十以上控股,雖然這幾年都是那個姓蘇的老女人在運營,但百分百還是他們陸家的東西,他想問點什麼很簡單。只需要給幾年前參與九州1.0組長以上級別的工程師隨便打個電話問一問,就能立馬清楚,程式設計的框架到底源自哪兒。
可陸離的手指遲遲沒有動彈,他不敢賭。
秋來知道彗星的存在嗎?也許她一直都清楚,只苦於沒有證據。不然她為什麼不徹底隱藏鋒芒,偏要加入小虎隊參加信安大賽?
殺進決賽有機一覽亞璟的內網,伺機潛入尋找原始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