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人不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眾人的目光齊刷刷掃向李翊。
頗有一種真主角都是在最後來個粉墨登場的感覺。
李翊手裡捧著案牘,不便行禮,只是微微躬了躬身子:
“曹公恕罪,在下來遲。”
“子玉向來勤勉精進,今日因何來遲?”曹操問。
他是在給李翊臺階下,給你一個解釋的機會,然後好服眾。
要是換作別的領導,上來就是一頓劈頭蓋臉的痛罵了。
“方才我去軍中督運糧草了,因而耽誤了些時間。”
曹操頷首,“既為公事,那便情有可原,請入座吧。”
李翊謝過,撩衣落座。
“既然子玉方才去清點糧草了,那依照你的推算,我軍此次出征,有幾日糧草可食?”
“回稟曹公,去歲饑荒已經熬過,加上從外地商戶那裡購置的糧草,足可支三月之久。”
“三個月的時間足夠我們打下徐州了。”
曹操偷偷看一眼一旁的戲志才,佯作躊躇道:
“方才志才卻勸我不要此時攻打徐州,說是會傷及兗州農事,破壞根基。”
“對你,你有什麼看法?”
李翊不假思索:
“徐州殷富,只要拿下徐州,兗州被破壞的生產,足可以在徐州補回。”
“何況我大漢以孝治天下,陶恭祖與主公有著殺父之仇,不共戴天。”
“此仇若是不報,豈不遭天下恥笑?”
“當年伍子胥過韶關一夜白頭,後來輔佐吳王大破楚軍,然後掘墓鞭屍,終報父仇。”
“此乃傳世佳話,我三軍早已枕戈待旦,只等曹公一聲令下,發兵徐州。”
“到時候也將陶謙老兒千刀萬剮,然後再鞭屍洩憤。”
李翊這裡設定了一個語言陷進。
他轉移了矛盾,將殺父之仇全部扣到了陶謙頭上。
一者,是為了讓他們出兵更具合法性。
二者,是希望曹操只將自己的憤怒發洩在陶謙身上便好,不要對徐州百姓動手。
到時候就委屈一下陶謙,他不是以寬仁為本麼?
那你肯定願意犧牲自己,拯救徐州百姓。
大堂裡的武將皆是主戰派,李翊話已出口,眾將齊齊出聲附和:
“說的是說的是啊,此仇不報,天理難容!”
戲志才立馬出言否決:
“李司馬所言,乃是建立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