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人不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清河性格打小就強勢,曹操又常年出征在外疏於管教。
她完全不清楚對荀彧這種級別的人物這樣說話是失禮的。
好在荀彧性格溫婉,並沒有跟她計較,只是繼續跟李翊聊了一些前線戰事的問題。
“原來如此,這三權分立一策,的確能夠很好地治理徐州……”
荀彧聽完李翊的管理徐州之策,不吝讚賞。
“……哪裡哪裡,我大軍前線耗糧無數,若無荀令君在後方掌管後勤。”
“我幾十萬大軍只怕要被生生的餓殺了。”
大軍未動,糧草先行。
旁人只關注前線將領們的揮斥方遒,卻絲毫不知道後方掌管後勤的重要性。
諸葛亮六出祁山,五次因為後勤問題那退回川蜀。
劉邦建立大漢,漢初三傑之一的蕭何無懸念地被排在了第一位。
力壓張良、韓信。
可見後勤是多麼重要。
清河見兩人聊得興起,許是想插上話來,哼唧道:
“可不?荀先生這次為了籌備前線的糧食,可是費了好一番勁哩。”
哦?
聽到這話,李翊倒頗感意外。
雖然前線士兵很多,每日消耗的糧草也極大。
但他們並沒有出征多久,如今也已凱旋。
按理說憑藉去年的豐收和外地置購過來的糧食,絕對夠用了。
怎麼會出現籌備糧食苦難的問題呢?
“去歲五穀豐登,怎的會籌備糧食困難?”
“令君可是遇上了什麼麻煩?”
李翊本以為荀彧掌管後勤,唯一的麻煩就是管理,貪汙,及時籌備等。
他萬沒想到還會遇上糧食不夠的問題。
“……唉,子玉有所不知啊。”
荀彧苦笑著搖了搖頭,“今年四月,天降大旱,我兗州已經整整四個月不見分毫甘露,滴雨未降啊……”
嘶……
李翊微微一驚,旋即點了點頭。
自古以來,天降大旱就是古人最頭疼的問題。
畢竟民以食為天嘛。
“……那,我們是否可以像去年一樣到外地去購置糧食呢?”
反正兗州還要不少中山靖王后人的陵寢,實在不行就接著去刨劉備祖墳唄。
古話說得好,薅羊毛要逮著一隻羊薅。
“……唉,沒有了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