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青丘告訴我,真有一個叫畢清的,北平人。
畢清在1937年就列為嫌疑人,因為他說不清楚案發當晚自己在做什麼。
當時畢清只有17歲,不善言辭,看起來很膽小,所以警方排除了他的嫌疑。
不過,最重要的是,畢清與第一個受害人認識,該受害人還為畢清作證。
17歲,北平人,不善言辭,這些都與我對兇手的推測基本相符。
我立即讓青丘帶我去找個叫畢清的人,他很大機率就是剪刀手。
青丘疑惑:“理由和證據是什麼?”
“我有理由,但是還沒有證據。”
“沒證據去找他有什麼用?”
“我們又不是警察,找他是為了確定是不是我們需要的人,而不是要抓他。”
“你必須得告訴我,為什麼你會認為是畢清?”
我反問:“你見過畢清嗎?”
青丘搖頭,當時他得到訊息的時候,畢清已經被釋放了。
既然警方排除了嫌疑,所以他就沒有去採訪調查畢清。
我又問:“你應該是能感知到念能量對吧?”
“當然。”
“那就對了,我們先找到這個人,你感知一下就行了。”
因為我不是為了破案,而是為了找一個載體。
所以,哪怕畢清不是剪刀手,只要他合適就行了。
青丘卻說:“就算是這樣,如果畢清是無辜的,那他就慘了。”
因為利用移魂術轉移意識,與小先生轉移意識不同。
如果因為移魂術而被侵佔身體,身體原主人的意識就會被我的意識融合。
那人的意識就會成為我意識的一部分,也相當於死了。
可我管不了那麼多,我現在只想回去。
青丘卻認為不應該犧牲無辜的人。
我問:“你這幾千年來,用移魂術害了不少人,怎麼好意思站在道德角度指責我?”
青丘卻有他的一套歪理,他說正說因為他害了不少人,所以,不能再讓我害人。
這就好像他花心,服部千羽卻專情,他反而希望服部千羽也花心是一個道理。
我不想再與青丘這樣無休止爭論下去。
既然青丘不願意帶我去找人,那我就自己去找。
青丘見狀只得答應,不過有個前提。
我問:“什麼前提?”
“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