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封賞 (第2/5頁)
寫離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沈老夫人和沈宜秋卻想深了一層。
天家行事,最講究個穩妥體面,若是皇后有意讓沈三娘入東宮,必先宣召沈老夫人,先透個風,確保沒什麼變故,然後再降旨賜婚,斷不會突然上門傳旨。
沈老夫人道:“中貴人現下何在?”
海棠道:“大郎君已將他們迎入正堂,說請老夫人和七娘子前去接詔。”
此言一出,旁人還來不及說什麼,沈三娘失聲道:“什麼?七娘?是不是弄錯了?”
滿室的小郎君小娘子面面相覷,小聲議論起來,堂中頓時一片嗡嗡的竊竊私語聲。
沈四娘和沈八娘交頭接耳,一臉幸災樂禍,近來三堂姊已成了他們最嫌惡之人,連沈宜秋都要靠邊站。
沈老夫人重重地咳了一聲,孫輩們立即噤聲。
沈三娘臉漲得通紅,不敢再吱聲,一雙眼睛卻緊緊盯著沈宜秋,活似她七堂妹欠了她五百貫錢。
沈宜秋比她更莫名其妙,這與她有何相干?
她心中困惑,面上卻不顯,橫豎不可能下詔賜婚,她也不曾作奸犯科,倒也沒什麼好怕的。
沈老夫人吩咐道:“七娘速去更衣。”
沈宜秋道聲是,行過禮退了出去。
堂中眾人的目光也跟著追了過去,豔羨者有之,玩味者有之,嫉妒者更有之。
沈老夫人把孫輩們的神情看在眼裡,暗自搖頭,大抵一家一姓也有氣數,盛衰榮辱都是上天註定的。
有時看著這些兒孫,她便覺得自己是逆勢而行,妄圖力挽狂瀾,實在是徒勞無益之事。
大約三郎已將沈家最後一絲精氣耗盡,餘下這些便都是庸質陋材。
沈宜秋回房換了一身見客穿的綾羅衣裳,又叫湘娥替她重新梳了髮髻,簪上一對滿池嬌荷葉金簪,這才去青槐院與祖母會合,一同往前院去了。
到得正堂,只見簾幕高卷,堂中坐著兩個中年黃門,她大伯沈景逸陪於末座。
兩個黃門中,一個是沈宜秋前世的老熟人,尉遲越身邊的大黃門來逢春,另一個年紀稍長,略有些面善,看服色是四品宦官,當是皇帝的人。
沈宜秋觀兩人神色和煦,再看來人身份,便猜到是封賞的旨意,特特將她一個閨中小娘子叫來,定是因她父親的緣故。
她心念電轉,便知是由最近的河西大捷而起。
知道了原因,她放下心來,斂衽行禮:“小女子見過兩位中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