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風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朱高熾不語,默默地走進廳堂去了。
……
睢水前線的北軍大營裡,譚清正在中軍大帳,與諸將一起站在燕王的下面。
譚清是個一臉橫肉的大漢,與他死去的哥哥譚淵長得十分相像。
今日大帳中一片頹靡,許多人低著頭一言不發。已有將領進言:軍中將士士氣低落,請北渡黃河,退兵儲存實力。
十月以來,北軍先後在淝河、睢水小河、齊眉山連續大戰,沒有一次討到了便宜,最近的齊眉山大戰可以說是戰敗了,只不過幸好主力跑得快。這段時間,北軍陳文、王真、李斌等數名大將戰隕,將士傷亡數以萬計!
如此處境,才讓諸將非常沮喪。
這時的黃河不是走山東入海,而是從徐州南下,匯入淮河、然後入海。因此許多人的主張是,先北渡黃河再說!
燕王終於開口道:“主張渡河(黃河)的人站到左邊,不渡河的站到右邊!”
燕王的兒子朱高煦一聲不吭地站到了右邊……譚清見狀,明白燕王並不想退兵渡河。
因為高陽王一向唯燕王馬首是瞻,肯定是早就揣摩清楚了燕王的意思,才如此果斷毫不猶豫。難怪譚清時常聽將領們說,最忠心燕王的人,還是燕王的次子。
就在這時,朱能也站到右邊去了,和高陽王站到了一起。
譚清有點猶豫,他內心裡是想渡河的……此番似乎出師不利,死了那麼多大將,他也難免生出兔死狐悲之感。
果然許多人紛紛站到左邊去了,只有邱福、張輔等燕王護衛出身的人,朝高陽王那邊站過去。大夥兒似乎和譚清的看法一樣,高陽王站的地方,就是燕王的意思。
艱難時刻,確實只有那幫燕王府護衛軍的嫡系最堅定,畢竟那些人毫無退路可言。
就在此時,大嘴朱能面對左邊的主將嚷嚷道:“昔日漢高祖十戰九敗,最終一戰定鼎天下!而今俺們一路大捷,只在齊眉山小有挫折,難道就要立刻退兵而回?”
譚清聽罷,尋思譚家與朱家平時交好、來往甚密,關鍵時候不能讓朱能看不起自己!他便艱難地邁出步子,走到了朱能那邊。
這時邱福也附和了朱能。
燕王忽然一腳踢翻了案板,大怒道:“爾等既已隨俺起兵靖難,不成功則成仁!若是打不贏官軍,退回去也遲早被朝廷奸臣所害!此時膽小生怯,為時晚矣,死得更快。”
許多將領聽罷,埋著頭默默地朝右邊走去了。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