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風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無不翹首以盼。
中軍大旗上寫的是四個字:弔民伐罪。然後有寫著“明”字的軍旗,還有“漢”字的旗幟。大路上鐵甲如洪流,旌旗如雲,陣仗非常之大。
朱高煦率領的東路軍,正軍將士十萬五千人,另有文官、宦官三百餘人,民壯數萬人;戰馬、騾驢、獨輪車無算。全部人數有十幾萬,號稱五十萬,浩浩蕩蕩地從四道城門陸續出了雲南府城。
從雲南府城南下,在大明境內的道路反倒更崎嶇,朱高煦將全軍分作四路,從不同驛道南下,以免擁堵。大軍在國境之內行軍,無甚威脅,分路進軍反而更容易得到當地的物資。
漢王府護衛軍衛指揮使王斌為先鋒,率軍五千從南城門最早出城,各路人馬隨後進發。
進軍道路在雲南境內多山,南下至紅河流域;等沿紅河到了雞嶺關時,地形道路反倒平坦起來。
前期方略,王斌先鋒攻佔雞嶺關,然後各路人馬在雞嶺關內集結……
朱高煦從十多歲起,便在各處戰場上出沒,十餘年曆經戰役無數,其間沒有消停過太長時間,對行軍紮營、住帳篷風餐露宿倒也比較習慣了。不過在路上,偶爾中軍會設在土人的村子裡,這時能在床上睡個舒坦一些的覺。
雲南府城以南的大片地盤,雖設有臨安、元江等府,但漢人百姓已是非常少;雲南布政使司的廣大地區,不到一百萬漢人大多都集中在幾個大城市、以及附近區域。南邊到處都是土司、土人村寨。
六月剩下的日子,還沒到戰場。朱高煦倒也樂得其所,沿路見識了風情迥異的村子,住過瓦房、木頭房子、草房,千奇百怪十分稀奇。
大明官府只能直接管理城市,連內地的官也幾乎不下縣城,在這些土人地盤上更是鮮見漢人官吏。
不過土人們大多還是很熱情好客的,畢竟明軍大批將士,手裡拿著武器。
當人們發現官軍只是路過,並不燒殺劫掠時,也投以善意款待。夜裡將士們常常觀賞土人燃起篝火載歌載舞,大夥兒喝著酒唱著歌,倒也十分歡樂。
朱高煦根本不穿親王的服飾,只穿武服甲冑、戴寬簷鐵帽,沿路土人百姓認不出來他是親王。因為他的身邊總是有一群人護衛,百姓只知道他是個有地位的武將。如此便省去了一些風險。
大明朝廷不分民族,只有漢蠻之分,於是朱高煦也搞不清楚他見過一些什麼民族,只知道他們有落恐部、左能部、瓦渣部等部落名字,官府封他們的首領為土官,照當地土話的音譯取個名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