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不是葡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什麼不可能?”
幾人忍不住將頭湊了過來。
陳東東指著第一頁的第一行字:“羌,自身溫度保持零下80度不變,不受外界溫度影響。”
幾人看到後,也是一愣。
“一個零下80度的物體,不受外界溫度影響……這怎麼可能。”
這時,龔俊給出自己的推測:“難道是因為它的表面隔熱很好,阻隔了自身和外界的溫度交流?”
陳東東搖頭:“不,按照這個介紹,當羌在高於零下80度的溫度環境時,會將周圍物質溫度降低,同時保持自己溫度不變。”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所有人都否認了這個功能:“高溫物體的熱量去哪裡了?這違反了能量守恆定律!”
陳東東指著冊子念道:“周圍物質降低的溫度,羌將以電磁波的形式輻射出去……”
“這……”眾人愣住了。
從能量守恆的角度來說,能量並沒有損失,只是從內能轉化為電磁波了而已。
這個過程中,羌相當於是一個催化劑。
龔俊眉頭緊鎖:“但這不符合【熵增】定律啊。”
【熵增】定律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在非人為干擾下,物質會往【混亂】方向發展,而不是往【秩序】方面發展。
舉個例子來說明熵增。
一杯水用隔板隔開,左邊是高濃度鹽水,右邊是低濃度鹽水。
當把隔板拉開之後,一定是高濃度鹽水往低濃度鹽水裡滲透,最終整杯水成為一個濃度適中的水。它不會出現“高濃度鹽水更高、低濃度鹽水更低”的現象。
熵增用在溫度上就是:當低溫物體靠近高溫物體時,一定是高溫物體將溫度傳遞給低溫物體,使得低溫物體升溫。
現在說這個羌能讓其他物質降溫,但它自己溫度卻不變,這顯然違背了熵增定律。
劉曉峰路上也想了這個事情,於是向大家提出了自己的推測:“會不會,這個【羌】就是‘反熵增物質’?”
“反熵增物質?!”眾人一愣,然後說:“這……似乎未必不可能。”
“人類的行為”本質上就是反熵增:人類可以透過工具讓高溫更高、低溫更低,這就是反熵增行為。只不過,中間需要消耗能量。
這時,陳東東繼續念羌的特性:“當羌輻射一定的能量後,會自動分解……製造羌所消耗的能量……哦,我明白了!”
陳東東一拍手,終於想通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