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家一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地球外太空,一艘龐大的“大力神”空天飛機沖天而起,直接進入到地球軌道之中,空天飛機內,身穿打著復雲集團宇航服標誌的謝峰、段延鵬小心翼翼的駕駛空天飛機向著“天空之城”的太空港口緩緩的停泊過去。
這一次他們的任務是運輸大量的太陽能電板到太空之中,準備在太空之中建造一座胖大的太陽能發電場。
這一計劃也是李復當初在會議上提出來的,華夏這邊現在也是大力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太空產業的建設,現在太空之中上千塊正在施工、運轉的太空農田,其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是屬於國家的,大部分的太空農田都是屬於私人的。
太空太陽能計劃也是國家最近提出來並且大力鼓勵和支援發展的一項計劃,目的很明確,就是要減少對傳統能源的依賴,更重要的是減少對外來能源的依賴,讓華夏不會被人卡脖子,能夠在關鍵的時刻不受制於人。
復雲集團作為華夏太空領域最具有代表性的企業,自然是要為其它的人樹立一個榜樣,不管用是太空農業、還是其它的太空產業,復雲集團都是先鋒。
太陽能發電在太空之中其實是非常常見,小到一顆顆衛星都擁有一對翅膀一般的太陽能電板,大到空間站、太空城、太空農田、宇宙飛船等等都是有很多太陽能電板組成的太陽翼,這些太陽翼其實目的就是為了吸取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為航天器提供電源、增加壽命和續航能力。
很多時候一雙小小的太陽翼足以為航天器提供非常充足的電能,因為在太空之中,太陽光照非常的強烈,沒有大氣的削弱,更是可以全天候照射,調整好角度,基本上都是可以實現垂直90度照射,源源不斷的提供電能。
再加上在太空之中宇宙飛行器大部分時間都是依靠慣性飛行,一般在這個時候都是基本上不消耗能量,所以一雙小小的太陽翼就足以為航天器提供能源,運轉很久。
像山姆大叔1977年9月5日發射的“旅行者1號”外太陽系無人宇宙探測器,直到現在它都依然能夠完好的工作,經過幾十年的飛行,已經走到了太陽系的邊緣。
它之所以能夠連續工作幾十年的時間依然完好運轉,其中自身原本攜帶的能源其實並不足以支援,最重要的一個能源來源就是利用太陽翼來獲取能源,再加上依靠慣性飛行本身不消耗能量,定期關閉裝置節省能源等等,所以差不多半個世紀了,它依然能夠和地球這邊聯絡上。
所以基本上的航天器,初開一次性的那種外,都會有一雙太陽翼來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