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家一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感覺其實和自己也沒有太大的關係,什麼事情都要獲得復雲集團派遣過來的宇航員和安保人員的同意才能執行,各種各樣的拖延時間的事情就出現了。
“嘿!”
……
遠在三十多萬公里之外的月球上面,月球雲海基地這裡,每一天都有十多架大型的“大力神”空天飛機將海量的物資運輸過去,雲海月球基地的規模一天比一天大,生活區、科研區、工廠區、農業區、機場區等等,一個個區域快速的形成。
此時雲海基地工廠區這裡,雲海基地的負責人曹海濤正在指揮基地的工作人進行月球採礦。
一輛非常大型的月球工程車,這輛月球工程車足足有十多米高,整體上一個放大版的大型挖掘機,有一個碩大的挖掘爪子,專門用來挖掘月球上面的岩石、泥土等等。
月球工程車內,身穿宇航服的曹海濤連線著虛擬機器進行指揮,龐大的月球採礦工人韓大飛正在聚精會神的駕駛工程車向外面開出去。
“大家都跟上,這可是我們第一次在月球上面採礦,爭取順利的挖出第一桶金。”
隨著曹海濤的指揮,後面十多輛大型的月球運輸車也跟在屁股後面,十多輛車行駛在荒涼的月球表面,它們的目的地是距離基地僅僅只有5公里外的一處礦區。
月球上面現在最具有開採價值的礦產就是稀土礦,曹海濤這邊的目標也是如此,其實月球上面到處都是蘊含豐富稀土礦的月球玄武岩,曹海濤選擇的目標這裡,一座高達200多米的大山脈,幾乎整個山脈都是玄武岩構成,蘊含的稀土非常的驚人,而且還是稀土礦當中少見的精品稀土礦,價值極高。
“濤哥,你是大科學家,能不能跟我們說說,這稀土到底怎麼回事?又是怎麼從石頭、泥土當中開採出來的?”
一路上邊走邊聊天,韓大飛就忍不住對著曹海濤問起來,韓大飛是去年才剛剛畢業沒多久的大學生,不過學的卻是和採礦無關的專業。
“稀土是化學週期表中鑭系元素和鈧、釔共十七種金屬元素的總稱,目前自然界中有250種稀土礦。最早發現稀土的是芬蘭化學家加多林,他於1794年從一塊形似瀝青的重質礦石中分離出第一種稀土‘元素’——釔土,因為18世紀發現的稀土礦物較少,當時只能用化學法制得少量不溶於水的氧化物,歷史上習慣地把這種氧化物稱為‘土’,因而得名稀土。”
“稀土的開採方法總的來說可分為三類,即酸法、鹼法和氯化分解法。酸法分解又分為鹽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