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家一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地球的外太空之中,一架架空天飛機不斷的往返地面和太空之中,一座座龐大的太空農田、太空太陽能發電場等等在虛空之中靜靜的懸浮著,時不時有空天飛機猶如勤勞的小蜜蜂一般互相聯絡。
現在地球的外天空之中,依然非常的熱鬧,每一天往返太空與地面之間的空天飛機次數都不知道有多少,每天都有幾十架次的空天飛機飛向月球,運輸物資過去補給,同時將月球這邊開採回來的資源運回地球。
太空之中,大部分的太空建築幾乎都是清一色的打上了華夏的標誌,只有少數一些太空建築是屬於世界上其它國家的,儘管世界各國非常努力的追趕華夏的腳步,只是在太空領域,彼此之間的差距越來越遠。
在一處虛空之中,一架看起來有些奇怪的宇宙飛船正在緊張的施工之中,這艘宇宙飛船長達500多米,高度足有30多米,寬也有50多米,周身有9個和自身一樣長的火箭,這種已經漸漸被地球上各國逐漸要淘汰的運載工具。
飛船整體看起來有點像是一艘長長的宇宙飛船上面安裝了9個同樣長長的運載火箭,而且有些區域還特意突出起來,比如新增了巨大的太陽能電板用來獲取電能等等,反正在太空之中不用考慮空氣阻力等等,設計上面很是隨意。
飛船的周圍,來自地球的空天飛機緩緩的開啟自己龐大的肚子,裡面滿載貨物,飛船上面的機械手臂非常靈活的將裡面的貨物搬運出來,有些還沒有建設完成的區域,機械手臂還在不斷的忙碌。
飛船的控制室這裡,“星空動力”的邱光明此時正帶人忙碌著,自從上次由張顯祖牽頭,華夏眾多太空科技公司一起聯合起來,準備研究出以傳統火箭為動力的宇宙飛船來前往小行星帶開採小行星。
作為太空動力領域的頂尖科學家,邱光明此時是當仁不讓的成為了飛船的總工程師,帶領從各個太空科技公司抽調過來的科學家、工程師一起建設宇宙飛船。
華夏眾多太空科技企業一起聯手,他們的能量是何等的龐大,僅僅從宇宙飛船的建設速度上就可以看的出來。
僅僅一個多月一些的時間,這艘被命名為“九龍”的宇宙飛船就從設計圖紙走出來呈現在世人的面前,可以說在太空科技領域,除了電漿發動機、磁場電池和黑金材料外,其它的任何技術都難不倒他們。
他們聯合在一起,擁有自己的空間站、全球定位系統、月球定位系統、地月通訊系統,上百架空天飛機,能夠隨隨便便輕易就調動上萬億華幣的龐大資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