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寶非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都不在,都是女性的陪護工作者,疏散起來根本背不動病人,只能用輪椅一個個往下抬……
季成陽和兩個朋友,幫著背那些行動不便的老人,用了近一個小時,才算都將可以離開病房的人轉移到樓下。
下午四點,汶川地震的訊息被確認。
有趕來的家屬,開始將草坪上休息的病人帶離醫院。
所有的電話線路都出現了故障,行動網路也陷入癱瘓,直到一個小時前,醫院的電話才能對外通話。所有固定座機旁,都有護士拿著名單,在一個個聯絡患者家屬。
他始終在一旁等著,等到拿起聽筒,聽到她的聲音,才算是安了心。
“等道路暢通了,我會立刻回成都。”季成陽告訴她。
此時此刻,有很多身體健康、頭腦冷靜的記者在陸續進入災區,而他這種身體狀況,真正要做的是不成為別人的負累。電話另一端的紀憶答應著:“好,只要你在那裡安全,可以多等幾天……你真的在達州嗎?”她怕他會騙自己。
“真的,相信我,西西,我很安全。”他言簡意賅。
旁邊的兩個記者朋友也在等著給家人電話報平安,季成陽很快結束通話,將聽筒遞給身後的好友。
這晚,三人也沒離開醫院。
餘震的危險讓整棟住院樓裡的病人都走了八九成,留下來的都是腦梗、心衰等離不開病床的病人,還有沒有任何家屬的孤寡老人。留下來的醫護人員並不多,從晚上八點多開始就不斷有醫生、護士組成的救援小分隊,離開醫院,連家都來不及回,直奔汶川救災。
三個人就睡在病房裡,和他們下午的採訪物件在一起。
深夜,護士來檢視病房的時候,發現季成陽的狀況也不是很好,給他也安排了吸氧。被採訪的兩個抗戰時期的老兵,看到季成陽這樣的身體,反倒去關心起了他。
慢慢地,他們幾個人又聊了起來。
下午因地震而中斷的談話,在這樣籠罩著災難氣氛的夜晚,重新開始。
這是兩個沒有家人的抗戰老兵。
出身黃埔軍校15和17期,參加過長沙會戰、衡陽保衛戰、湘鄂贛邊區各大戰役,
當老人知道他曾是戰地記者時,更告訴季成陽,在半個世紀以前,他也曾接受過西方戰地記者的採訪,這個話題反倒引起了他們三個記者的興趣……就這樣,話題連著話題,不知不覺就聊到了凌晨三四點。
護士來查房,很嚴肅地讓眾人不要再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