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安寢 (第2/5頁)
觀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蕭沁瓷本來該在兩年多以前今上御極後就隨各太妃一起被遷往方山,那原本也是她計劃好的,但因著皇帝的私心讓她在太極宮多待了兩年,這兩年裡她耳目盡失,宮外的訊息來得不易,也沒有她想要的。
第一封信寫:“吾妹念念,見字如面。日前你來信所言風險頗大,為兄三思之後覺得應要從長計議,你不可輕舉妄動……兄,玉樓附上。”
第二封信來得很急,時間相隔很近,蕭沁瓷略一思索便知道了,第一封信寄出時長安還沒改天換日,想必是兄長得知長安兵變的訊息急急便寫了第二封信來。
果然在第二封信中問了太極宮兵變,又問了她近況。
此後蕭沁瓷便被困在宮中,收不到來信,自然也沒辦法遞訊息出去,後續的幾封信字裡行間已有焦急之意,玉真夫人深居後宮,又不是先帝或今上有名的寵妃,兄長遠在千里之外,要打聽到她的訊息應該也是不易。
蕭沁瓷又拆了一封,這封信言語便平和了,想來是知道她被困在太極宮中,一時無法脫身,信中還寫了如果她仍存有先前的念頭便可去尋一位好友的幫助,他可找人護送她去幽州。
蕭沁瓷看完了所有的信,天光也越發黯淡,蕭沁瓷將東西放回盒中,只留下了文牒和戶籍證明隨身藏好。
她坐在薄暮裡,身上有隱痛,想起很多年前自己第一次踏進太極宮,就不甘心會被困住一生的命運,尤其蘇皇后是要將她獻給平宗的,那是導致蕭氏滿門流放的罪魁禍首,蕭沁瓷當然不會心甘情願地接受。
皇后不會顧及她到底願不願意,所以她去找了貴妃,那才是她和貴妃合作的開端,她成了貴妃的眼線,而貴妃允諾不會讓她成為先帝的嬪妃。於是蕭沁瓷如願出家做了女冠,這本來就是她自己求來的。
但那樣還不夠讓人放心,蘇皇后沒有死心。所以她向貴妃討了能絕育的藥湯,那是她送出去的投名狀,也是為自己留的後路,她不能去賭貴妃能時時刻刻地護著她,事情倘若到了最糟的地步蕭沁瓷也不會因為不得不委身平宗而自盡,但絕不能依著蘇皇后的意思借腹生子。
好在貴妃信守了自己的諾言,她也一樣。在蕭沁瓷倒戈將蘇皇后同楚王密謀造反的事告訴貴妃之後,以此換來了離宮改換身份脫身的機會。貴妃允諾會尋到合適的時機讓她去方山,她已安排妥當,為蕭沁瓷準備了新的身份,屆時她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