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第4/7頁)
薄荷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此舉能漸緩淤堵速度。與此同時,可以在上游兩岸退田還林。”
“前朝明安先生曾經走遍長江與黃河兩岸,他認為長江上游植被豐富,泥沙被樹木的根系所鎖住,所以長江水清,流入水中的泥沙量比較少,不至於堵塞河道,而黃河上游卻植被稀少,泥沙很容易被裹挾進了水裡,以至於淤泥越積越高,就算年年加高堤壩也沒有辦法解決。”
“臣認為,如此雙管齊下,不出十年,必能治理好黃河。”
詹世傑言猶在耳,可三年不到,一切卻已經翻天覆地。
只是那時候君臣二人都沒有想到,黃河水患不僅僅只是因為肆虐的洪水,真正造成這一切的是並不是汙濁的洪水,而是醜惡的人心。
黃河上游兩岸旁邊早已變成了田地,因為灌溉方便,幾乎都是良田,且大部分集中於世家手中。詹世傑想要退田還林,就意味著要將這一片片良田都收回來,這簡直就是要割他們的肉,即便朝廷有補償,他們也不肯接受。
他們根本不理會詹世傑所說這件事究竟有多麼利國利民,只要侵犯了他們的利益,就要與之不共戴天。於是,衝突不可避免,世家唆使村民和佃戶攔著詹世傑的人,又捏造詹世傑為了退田,打死百姓的罪證。便是那些普通百姓,也在世家的煽動下,將詹世傑視為惡人,械鬥之事時時有之。
起初蕭胤頂下了所有的壓力,一力支援詹世傑。可他萬萬沒有想到,就在第三年,黃河爆發前所未有的洪災,整個南方几乎成為一片澤國。而這一切罪責都被壓在了詹世傑的頭上,朝野壓力太大,以至於蕭胤都對詹世傑之前信誓旦旦的話產生了懷疑。
在這種情況下,當詹世傑貪汙的證據被擺在面前,他腦中的那根弦忽然就斷了,他不是沒有懷疑過,但他終究是人不是神,這件事的阻力太大了,朝野之中無人敢為詹世傑說話,在這種時候放棄他才是最明智的決定。
重生之後,又經過了夏宜年的那些話,顧澤慕終於開始重新審視這件事情。
如今他才明白,當年真正的禍患是什麼,就像瑞王曾經說過的,人心本就是偏的,端看他在什麼位置,這遠不是貪婪二字就能說明白的。
只是到底,這些話如今也沒法同蕭恆說。
蕭恆已經和兩個伴讀越聊越興起了。
常鈺道:“我覺得要做成這件事有三點,一是吏治清明,負責治水的官員不上下推諉,肯真心做事,二是朝廷要有錢,這個工程很浩大,必然要花費許多的銀兩,三是需要一個能人,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