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第8/8頁)
木蘭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在經濟和文化較為考前的行省首府,也籌建大學,面向全國招生,增加入學人數;
之後科舉由傳統科舉和大學畢業生可以直接報考並重,逐漸變成大學畢業生才能報考;
科舉不限制地域,只看成績,且以客觀題為主,儘可能減輕考官個人影響……
朱標從來不認為自己是天才,他只是用後世已經成熟的經驗改一改,再經過大明最高智囊團體的本土化修改,再在大明推行“新”政策。
這樣的政策弊端肯定有。不會有十全十美的政策,但只要比現在全看主考官個人眼緣好,就是進步。
路要一步一步走。說不定經過幾百年的實驗,後人總結出經驗教訓,會在他前世的那個時間點,拿出一套比他前世更好的方案。
能讓後世人站在更高的起點,就不枉他穿越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