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杜鵑叢中殺 (第1/4頁)
先飛看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孫炎在馬廊裡搶了一匹馬,提氣上馬,甩鞭便走。
這是一個“以詩入道”的世界,而他剛才所念的,正是一首禪詩。
這首禪詩,喚作《醒世詩》,乃是明朝後期的羅洪先羅狀元所作。
孫炎原本以為,這個世界只是沒有清朝,不過後來仔細思考,開始意識到自己想岔了。《紅樓夢》的第一章裡說得很清楚,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將五色石變成通靈寶玉,帶到塵世,通靈寶玉在塵世裡逛了一圈,見識了一場“身前身後事”,回到青埂峰後,這個故事就被記在了五色石上,這就是《石頭記》。
“幾世幾劫”之後,空空道人經過青埂峰,看到了《石頭記》,由空見色,由色生情,改名為情僧,將《石頭記》抄下,於是《石頭記》就變成了《情僧錄》。
《情僧錄》被情僧帶到了人間,交給了曹雪芹,曹雪芹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後,這才是《紅樓夢》。換句話說,《紅樓夢》這個故事的確切時間點,應該是從曹雪芹的時代回溯個幾百年,也唯有如此,才能解釋為什麼納蘭容若明明比曹雪芹出生更早,但這裡卻沒有人知道納蘭容若。
孫炎詩詞會的不多,對“禪詩”當然更是如此,只不過這首《醒世詩》在主世界的人間曾被人編作歌曲,他因為覺得好聽,所以曾經查過它的來歷,知道它是明朝的羅狀元所做。原本就是“詩中見禪意”的禪詩,他又以藥師佛的手印暗施佛光,自是一下子將賈政等人震懾住。
天色愈黑,風雨欲大。
馬啼踩踏著飛濺的泥土,往前疾馳,雨水紛紛灑落,打在他的大襖上,他卻不管不顧。
奔了許久,幾近半夜,冒雨拍門,問了晴雯的家,趕了過去。
隨著門上破舊門環叩叩叩的聲響,內頭傳來“誰啊”的男子問話聲。孫炎答道:“我是賈府來的。”一聽是賈府的人前來問話,那人不敢怠慢,將門開啟,一眼看到他,趕緊道:“原來是寶二爺!”
這人正是晴雯的兄長,孫炎雖然不認得他,他卻是認得“寶二哥”的,趕緊請了進去。
孫炎踏入屋中,隨手拍了拍襖上的雨水:“晴雯在哪裡?”
那男人道:“這個、這個…”
一個女人迎了出來:“那丫頭被趕了出來,覺得丟人,不好意思見人,自己搬到了村子另一頭的柴房去了。”
孫炎問:“在哪裡?”
那女人嬌笑道:“寶二爺別急嘛,既然來了,就在這裡坐坐再走,奴家這就去倒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