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爭奪武關 (第2/3頁)
長弓挽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鬧至極。
劉先帶著周不疑母子到襄陽之後,向徐母道謝,並提出兩家結親之事。
徐母見劉氏賢淑溫婉,周不疑又極為聰慧,而徐庶已過而立之年,正為此事操心,便一口答應下來。
今日正是二人大喜之日,雖未大肆操辦,來得卻都是高人名士,諸葛四友自不必說,龐統、向郎等都在,可見徐庶也是交遊甚廣。
拜堂之後,周不疑又拜諸葛亮為師,劉琦讓黃忠將鄧艾接來一同學習,雖未有師徒名分,卻也能耳提面命。
一個是名傳後世的三國神童,一個是自學成才的三國大將,有諸葛武侯的教導,實在讓人期待。
至於天水麒麟兒姜伯約,等以後再看機緣吧!
酒宴結束,眾人正告別,張維快步進來,近前低聲說了幾句話,徐庶命其將劉琦幾人請到書房。
張維確有其人,但並非張溫嫡孫,而是族孫,當年董卓殺張溫之後,逃至荊州避難,是招收的炎風營第一批人才。
將賓客送走,徐庶轉回房中笑道:“曹操果然向長安增兵,派曹洪守關中,發兵攻武關。”
大冬天圍著火爐,諸葛亮依然輕搖羽扇:“武關乃關中門戶,此舉牽制曹軍兵力,馬騰便可趁勢而動。”
劉先蹙眉道:“曹操勢大,一旦武關用兵,必定遷延日月,孫權在淮南遇挫,又久窺江夏,恐會趁機而動。”
諸葛亮卻笑道:“別駕多慮了,孫權新在位,初定山越,又戰淮南,必定將士疲憊,錢糧未足,雲長乃萬人敵,東吳豈敢窺伺?吾料東吳聞我與曹氏結親和好,正自心生忌憚,此時卻又動兵,必然暗喜,樂見交鬥,見機而動,自不會輕易出兵。”
劉琦點頭道:“我調關將軍鎮守江夏,甘興霸練兵洞庭,正是為防東吳偷襲,諸位勿憂。”
徐庶卻道:“曹洪命徐晃領兵三萬取武關,對此地誌在必得,徐晃頗能用兵,恐魏將軍非其對手。”
劉琦笑道:“文長也有將才,足抵曹軍。”
諸葛亮言道:“武關雖小,卻牽扯關中局勢,一旦有失,則荊州要獨對曹軍,不可大意。曹軍中能人極多,雖不必增兵,亮願去守關,以防萬一。”
徐庶也抱拳道:“既是我獻策取武關,自當由我前去,順便也好打探關中訊息。”
如今天寒地凍,連練兵次數都減少一半,誰也不願外出,這兩人則主動請命,顯然對魏延還不夠信任。
此時徐晃早已成名,而魏延則是從行伍中提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