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 (第1/5頁)
雲起南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孟家港。”林冬提醒他的同時,自己也意識到了重要的一點:“如果我沒記錯的話,當年段海之那夥人,行動之前碰頭的地點就在孟家港附近,而孟家港曾有最大的城中村,是外來務工人員的聚集地。”
唐喆學頓感瞭然:“你是說,殷霞要回原來自己待過的地方?”
“有這個可能,佟娜沒來過咱這,但殷霞來過,當年跟著張露一起,對於一個有溝通障礙且有自閉傾向的人來說,熟悉的地方才能感到安全。”
“可孟家港那邊的老廠和城中村已經全拆沒了。”
“她二十年沒回來過了,根本不知道。”
“明白了,我這就通知楠哥,往這個方向追。”
“別,你回來開車,咱倆去,其他人先按原來分配的線路繼續追,我考慮的方向不一定對。”
事實上林冬很少出錯,唐喆學一向信賴愛人的判斷力。同樣的,年美卿對林冬的信任度也很高,得知有了新的追蹤方向,當即決定跟著一起去。老刑偵都有難以解釋的直覺,可這些直覺不是憑空而生,而是多年的經驗、知識逐漸累積而成。於她而言,直覺就是相信林冬。
等唐喆學回單位提上車,三人一同趕赴孟家港。出發之前年美卿已交代好情報處,繼續調取該區域的監控尋找殷霞的行蹤,雙線並行,避免大海里撈針。過去從老輪渡到孟家港,最便捷快速的交通方式就是坐渡輪,用時需四十五分鐘。現在有跨海大橋了,開車過去半個小時的事兒,老的渡輪航線也早已取消。
去往孟家港的路上,林冬向年美卿簡略進行了一番說明。孟家港那片區域,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二十幾平方公里的面積,曾密密麻麻駐紮著諸如貨運、電子、配件、修理廠等上千家勞動密集型企業。這裡的城中村在拆遷改造之前,高峰期可容納近五萬人口,一間十幾平米的違建房裡並排放滿鐵架子床,最多的能住二十個外來務工人員。曾經管片兒派出所所長差不多三年就得換一個,不然絕得過勞。
當年的段海之之所以選擇這片區域發展“飛車奪包事業”,很大一個原因就是人口足夠密集,且來來往往的外地勞工身上總會揣著一定數額的現金。尤其是那些剛從港口落地、或者從客運站出來的打工者們,所謂窮家富路,出門在外,誰身上還不揣著點現金?甚至根據他們的作案規律、地點,可以得知哪家廠幾號發工資。
然而二十多年過去了,曾經違建林立的地方現如今已是幢幢高樓拔地而起,站在窗邊即可臨海而眺,視野極為開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