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徐妙雲的勸解 (第1/4頁)
荒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晃又是幾個月時間過去。
這期間沒有發生任何大事,就是湯和等有功將士回京接受封賞。
中山侯湯和這位統帥功績最大,賜田萬畝;潁川侯傅友德、德慶侯廖永忠二人功次之,各賞白金二百五十兩,採叚二十表裡……有功將士一應封賞,陣亡將士全部撫卹,老朱陛下從不會虧待他們。
此後,四川設布政使司,衙門駐成都府。
耐人尋味的是,這第一任四川布政使,竟然還是老熟人,昔日的戶部尚書楊思義。
李祺得知這個人事任免後,久久無言。
楊思義是追隨老朱打天下的老人,也是統籌錢糧的一把好手,只是先前因為怠政懈政,所以被老朱外放去了陝西,結果現在卻突然改調為四川布政使。
楊思義,毫無疑問,就是過去統籌川蜀錢糧的,為明年那一次盡起三軍的北伐做準備。
老朱陛下的北伐之心,早就已經昭然若揭。
事實上,早在幾個月之前開始,整個大明王朝就如同一個上了發條的機器,開始瘋狂運轉了起來。
無數的資源和海量的錢糧,流水般地消失在了國庫裡面,甚至包括老朱陛下的小金庫內帑。
為此抽調的民夫和青壯,多達十餘萬。
整個北方,為了支撐本次戰役,大明朝廷透過各級政權,動員民夫已經達到了二三十萬之多。
每天都有多達萬人的民夫,在給大軍輸送錢糧輜重。
一支十萬人組成的民夫運輸隊,日夜不休的沿著驛道,將一車車物資,肩挑手提,人拉牛牽,送到邊關之內。
舉國一戰,厲兵秣馬,不外如是。
徐達早早地前往北平練兵,李文忠一言不發地奉命轉赴山西練兵,馮勝去了河南,鄧愈去了陝西……
一名名開國大將全都摩拳擦掌,準備享受這場饕餮盛宴。
整個大明都為這場戰役做著準備,就連市井百姓都察覺到了暴風雨即將來臨的前奏。
可李祺卻始終放鬆不下來,他甚至做夢都能夢到,白衣槍神李文忠被萬軍圍殺,絕世名將徐天德仰天嘶吼艱難殺出一條血路……一名名將士接連倒在了血泊裡面,臨死之前還在高喊著“大明萬勝”……
大明萬勝!
真的能勝嗎?
李祺腦海中一直存在著一個聲音,催促著他做些什麼。
然而他不是什麼頂尖名將,他也不是皇帝太子,他甚至都勸不動老朱,好像什麼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