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第三十四個故事 (第2/8頁)
瑟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事事過問,最好事事親為,即使只起了一個開頭,到後來驗收結果也是如此,必然要有錦衣衛或者東西兩廠的人從旁監督。
這樣做,必然會造成一個後果,那就是連季大佬都有了帝王都有的‘多疑’病。沒辦法,碰到這樣的手下,沒‘多疑’的毛病都要裝作有。
季言之一邊忙碌著做統籌銀兩各地賑災賑災,一邊忙碌用‘打家劫舍、劫富濟貧’得來的糧草、吩咐各地軍隊要物盡其用的用來操練士兵。
就這樣忙忙忙,忙碌到崇禎三年的時候。在這一年,荷蘭人利用海盜內訌之機偷襲廈門灣的訊息傳回中樞朝廷後,季言之直接就懵了。然後反應過來是自己忘了羅列崇禎三年大事的季言之直接炸了,當即就下令廈門灣附近的漳州月港與採州安平港的駐軍,圍剿所有參與了偷襲廈門灣的荷蘭人。
季言之如此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睚眥必報的行為,少不得又有一些只有一張嘴有用,耍嘴炮耍得溜的文人開始叫囂什麼‘禮儀之邦,當以德服人’,‘當今天子殺戮之心過重,乃是窮兵黯武之道也’等等的話。
季言之這個人吧,有時候其實挺隨和的,但更多的時候,特別是他忙碌恨不得把自己劈成兩半兒來用的時候,那就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錙銖必較,睚眥必報’,小心眼到了極致。
平時的時候,這些文人唧唧歪歪的,季言之也就把他們當成屁一樣的輕輕放過,但季言之已經暴躁如雷、恨不得將荷蘭一起給滅國的情況下,他們還敢唧唧歪歪胡說八道什麼的,不是找死又是什麼。
所以毫無意外,在季言之下令全力圍剿來明煽動鬧事的外國佬的同時,直接以‘既然你們那麼會說,教化方外愚民的工作就交給你們了’為由,果斷的將他們一干等直接踢出了國門,讓他們成了‘有生之年不能回國系列’之一。
雖說因為歐洲資格主義的興起,湧現了很多狂熱的淘金者來到東方,但講真他們人數總和加起來和大明的一個州縣相比,都少得可憐。
即便仗著火~器之威,但火~器~彈~藥終有盡時,何況這時候的大明火~器比起歐洲的其他國家來講並沒有弱到哪兒去,即使弱,呵,用人海戰術磨也將敵方給磨死了……
何況這方位面的大明官兵將士在季言之各種調~教下,雖說因為時間短的緣故戰鬥力其實沒提升多少,但總得來講卻沒有多少人敢做逃兵。什麼雙方一開戰,大明官兵將士就開始丟盔棄甲、望敵而逃的事情敢出現,季言之就敢讓他們連戴罪立功的機會都沒有,直接和手足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