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打老虎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周賢便到了,王琚問起開山採石的事,周賢忙道:“採石?不好,不好,那山沒多少石頭。”
王琚道:“已經讓人勘探過了,石料是有的,況且若是不就地去採,難道要到幾十裡外去?這樣不但徒費民力,而且還耽誤工期。”
周賢苦笑:“我家的祖墳就在隔壁的開衫峰,這是要壞風水的。”
王琚覺得不壓一壓是不好的,便怒道:“這都是術士子虛烏有,周家是積善之家,靠的是功德傳家。”
周賢據理力爭:“挖的又不是你家。”
“你,你是議員,這件事就這麼辦。”王琚索性更強硬一些,他知道自己不能鬆口,鬆口就完了。
周賢氣得跳腳,大罵道:“王琚,你出息了呀,我還是你舅爺,你忘了嗎?”
王琚一下子傻眼,王家和周家確實有聯姻,是三代以前,可是細細論起輩分,還真是。
好說歹說,王琚態度軟了下來,最後承諾要為周家的祖宗們建一座祠堂,還要秦少游親自立一座豐碑,這才總算安撫住了那在周賢。
周賢還是很氣惱,臨走的時候道:“等著吧,議事堂一開議,我首先就彈劾你,我……我要大義滅親。”
“悉聽尊便。”王琚不屑於顧的樣子,心裡卻是糾結萬分。
送走了周賢,戶房那兒又和地方有了紛爭,又來狀告。王琚幾乎像是陀螺一樣,從早到夜裡的轉,許多事,都是沒有先例的,所以一旦碰到事,下面就不曉得該怎麼辦了,都來問王琚,王琚煩不勝煩,頭痛欲裂。
好在過了十幾日,他漸漸適應,要請示的事也多了,約定成俗嘛,第一次大家遇到事,當然要來問,就比如周議員的事,工房那邊不曉得該如何磋商,可是王琚解決了,下次再碰到這樣的糾紛,比照辦理就是。
王琚特地讓人將這種有先例的事紛紛記錄下來,然後一份份送去議事堂,讓議事堂討論,最後形成神策府的律文,再將律文發放至各縣各鄉,還有各房的官吏去學習,便是太平學那兒,也要學習這種律文,平時的生員,教授一下簡單的律文就是了,而學習律法的,則是需要全部通讀。
凡事就是如此,一開始是六神無主,到後來就是按部就班,慢慢的適應下來,下頭也自然知道該怎麼做了,雖然依舊忙碌,卻讓王琚慢慢的掌握了訣竅。
而各個衙門之間,雖然和王琚一樣都是忙碌,卻也開始磨合,效率大增。
罵孃的人少了,不過辛苦卻倒是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