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夷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少人憑著膽大命大發了洋財。當地人腦子靈,捱得苦,而且重鄉情戀故土,無論在外混得如何風生水起,都盼著老來落葉歸根埋骨小島,所以那些衣錦還鄉的豪客多在島上重新置地興建洋房以供家人安居和自己老來歸依。白花花的洋元源源不斷地湧回這曾經的孤島,漸漸地,瓜田被紅瓦白牆取代,縱橫阡陌的泥濘鄉路鋪上了青石板,曲折蜿蜒地通向掩映在繁花綠樹叢中的高門大戶。從那時起,瓜蔭洲就是遠近聞名的僑鄉,城裡別處的有錢人也慕此地風光來此建宅。一時間小島富賈雲集,豪商遍佈,繁華笙歌整日與海風溼霧相伴……
不過,這都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經過了百餘年變遷,先是抗戰時的日軍蹂躪,後有“文革”期間的動盪,那些有錢人家的後代多數外逃,留在了海外,沒有遷走的人家多半也衰敗了。別緻堂皇的洋樓別墅人去樓空,解放後的新工業程序又帶來了大量的新居民,方燈的爺爺輩據說就是那個時候移居島上的。他們以社會主義新主人的身份住進了過去普通人只能仰望的亭臺樓榭,那些花園、迴廊、小樓、大院被分割成無數個逼仄的小房間,飄香的白玉蘭樹和森森古榕之間飄蕩著晾曬的內衣褲,遙遠而朦朧的精緻富貴被熱鬧俗辣取代,只有巷子裡時常被偷了配件的銅質街燈和斑駁蒙塵的大理石雕花扶欄仍固執地訴說那段過去。
方燈從來都和精美奢侈無緣。她能感覺得到,島上每一個荒廢院子的角落,每一塊殘破青磚縫隙中溢位來的舊日風光,都是和她的生活大大不同的,但卻又很難去細細想象究竟不同在何處。可是即便她只有十來歲,也隱約知道,哪怕瓜蔭洲的盛景不可能再復返,逝去的繁華就好似凋落的文明,也總有那麼一種難以言喻的誘人氣息,遠勝過原始的貧瘠和荒蕪。況且這裡還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恩賜,滿島的綠蔭,溼潤的海風,姑姑和爸爸衷愛的偏甜家鄉口味。她想不通他們當初怎麼捨得離開?
正趕上雨季,淅淅瀝瀝的小雨這一週都沒有停過。方燈從學校回來的路上忽然想,說不定自己過去對於瓜蔭洲總是水汽氤氳的想象,不是因為姑姑提起往事時嘴裡吐出的煙霧,也不是她沉默下來時藏在木然面孔後的憂愁,而是因為這裡本來就是個難見天日的地方,不是雨就是霧,讓人骨頭裡都陰鬱了起來。
到了巷子中段的一處民房,她收了傘,鑽進黑且窄的過道。門口雜貨店老闆的聲音和過道里撲鼻的尿臊味一樣陰魂不散。
“方家小妹,不叫我上去和你們家‘血膿’喝酒?”
方燈沒有應,抖了抖破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