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第4/4頁)
島裡天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私鹽的價格比朝廷和鹽商賣的價格都要低廉,且質量又不錯,很是得百姓的喜歡。不過這營生是富貴險中求,一旦被抓到後果不堪設想,為此只能偷偷摸摸的幹,若不是行家,百姓也難找到賣私鹽的人。
官家賣的鹽老百姓吃不起,那便會廣尋私鹽,百姓都去買私鹽了,官家的鹽就更沒有人買,買的人少,官家便漲價來保護穩定收入,越是漲價,老百姓越是買不起,只更多的人找私鹽。
這般惡性迴圈下,也就造成了私鹽氾濫朝廷虧空的局面,老百姓也吃苦,三方不利。
泗陽的私鹽販賣者現在被抓,老百姓買不到私鹽,只好咬牙去買官鹽,買的人多了,官家收入回暖,鹽價也就下去了。
“先前城裡的鹽行生意那般寡淡,這下賣私鹽的豈不是要被重處。”
張放遠道:“這是定然。也不怪那些人敢鋌而走險賣私鹽,鹽業實在是暴利行業,誰不想前去分一杯羹,正經商戶人家若是能得到朝廷鹽引,走成正規的鹽行經營者,那便是商戶最好的出路了。尋常走卒,白手起家之人,不乏有私鹽起家者。”
他壓低了聲音同許禾道:“秦家能成為泗陽城地頭蛇,其實也是這兩代人的事情,祖上也只是籍籍無名的農戶工籍之人罷了。我昔年在秦家手底下做事,聽說早年間秦家也是私鹽起家的,後來家業大了這才金盆洗手沒再做這營生。”
許禾有些意外,不過想想又覺得是情理之中,鹽業官家管控,得了鹽引幾乎是一本萬利,這營生又不似是尋常的衣食住行業,競爭者雲集,想生意有所起色,必須得有一技之長過人之處。
官家把持著鹽業,尋常商戶不可入,若有私鹽相競,自己甚至都不必費心去解決,自有朝廷打擊私鹽。
商戶觥籌交錯間,說的最多的也就是朝廷管著的鹽鐵業,誰說起不是一臉嚮往之色。
許禾想起先時來泗陽買了半條街,出手闊綽不凡的江南鹽商,微微吸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