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有志一同 (第3/5頁)
月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來同楚國作戰了。這一切都要歸功於楚國令尹囊瓦,唐、蔡兩國國君到楚都郢城朝供時,囊瓦向唐、蔡兩國國君索賄過重,兩個小國國君無法滿足囊瓦的貪慾,被他囚禁達三年之久,直至兩國送來厚禮,才被釋放回去。
表面上,兩個小國君主仍對楚國附首聽命,但是他們回國後對天盟誓,普天之下,不管是誰,只要出兵伐楚,他們一定追隨。這個訊息早已被耳目令通的吳國相國伍子胥所掌握,當姬光聽說他們拿到了楚國地理兵力分佈圖時,自身也通曉軍事的姬光自然深深明白它所代表的重大意義,不禁欣喜若狂。
地理不會改變,但是如果時日過久,難保楚國軍隊的駐防和兵力的多寡不會有所變化,所以他當機立斷,決定立刻出兵伐楚,一舉拿下楚都,威懾天下諸侯,建立不世霸業。
然而吳都姑蘇距楚都郢城過於遙遠,吳師最大的困難就是軍需補給,吳軍雖驍勇善戰,可是兵員數量遠遜於楚人,因此要想攻佔郢都,只有閃電出兵,直插要害,這樣補給就成了問題,因此早就立誓要向楚人報復的唐、蔡兩國軍主成了他們的堅定盟友,負責為他們提供軍需補給。
即便如此,蔡、唐兩國要馬上運送大量糧草也追不上吳軍的進攻速度,同時也為了不斷鼓舞軍心士兵,所以吳王姬光下了個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命令,這一路打下來,吳國軍隊吃楚人的,穿楚人的,用楚人的,連女人都睡楚人的,這一來整個楚國誰人不怕?
是以除了站著一根、躺下一條,地無一壟、房無片瓦的乞兒,無論公卿大夫,還是楚國庶民百姓,但聞吳人之名,莫不望風而遁,這才出現在整個楚國百姓大逃難的場面。實際上楚國地域太過寬廣,吳國幾萬軍隊根本不可能拉開那麼長的戰線,他們所攻的只是楚都郢城一線而已。
當然,楚人並不知道吳人如此利害,是已經得到了一份詳盡的楚國地理軍事地圖,還以為吳國相國、大將軍分別是伍子胥和伯噽,這兩人本是楚人,離開楚國一共也沒幾年,對楚國地理過於瞭解的緣故。
慶忌聽得屏息,半晌才問起他最關心的事情:“姬光可曾攻下郢都?”
那白袍弔客眉的漢子說道:“吳軍進兵神速,聽說他們已攻佔柏舉,令尹囊瓦大人立即回師,在雲夢澤設下防線,這時候,頓、胡,沈、陳、許五國也已各自派來了人馬,與囊瓦大人合兵一處,總兵力猶在吳師之上。吳師由吳國大王姬光任主帥,伍子胥為右軍主將、伯噽為左軍主將,三路齊發,兵進雲夢澤,結果……”
“結果